高校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实现途径探索

2016-03-16 12:21梁志慧李远林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育人功能美术教育

梁志慧,李远林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高校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实现途径探索

梁志慧1,李远林2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大学时期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美术教育也属于文化教育,是具有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的艺术课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注重文化教育的渗透工作,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目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文化教育工作,是美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该文将简单论述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并探讨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中发挥育人功能的措施,希望对美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实践;育人功能;文化教育

著名画家艾中信说:“不培养美的情操,不可能形成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峰”。他认为要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正当的寄托和健康的发展[1]。当代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做好文化教学工作。做好美术教学的德育和美育教育,美术老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和我国的优秀作品以及借助美术欣赏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并举,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宗旨。美术教育既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学科,担负着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从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的30多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除了艺术类院校,其他高校也纷纷开设美术类教育学科。这导致了各高校为了抢生源把招生的标准逐年降低,大批不合格生源拥进高校,这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现在高等院校的美术类专业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理论和创新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全面综合艺术素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不利于美术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办学模式日趋雷同,高度重视技术而轻视理论和创新,是我国目前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的通病。

二、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

美术属于美学的智慧结晶,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时能够在无形中受到艺术陶冶,培养自己的文化气质和艺术涵养[2]。而且,美术教育具有美育功能,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是对一切培养人类美感的教育活动的总称[3]。发挥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可以培养、提高学生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水准[4]。

美术教育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等,对他们的价值观起到教育作用。如红色主义素材的美术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而自豪的爱国情怀。

美术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起学生的情趣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同时美术教育对“德、智、体”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术教育可以用丰富感人的艺术形象和视觉冲击力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理解画面阐述的内容和意境,如社会现实的状况、大自然的美好、人性的美和善良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认识历史过往,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气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现美术教育育人功能的途径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制作精美的课件,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学生的美术功底比较弱,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美工设计,在美工制作中巧妙地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文化艺术素养,例如制作简单精美的书签和布贴画,学习剪纸艺术等。许多书签不仅图案精美,还写有积极向上的诗歌或者名言。在制作书签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书签上面做彩绘,写诗词或者真诚的祝福,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赠送书签作为祝福的礼物。布贴是民间传统艺术,以布条为材料来拼贴美丽的图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普通的布条制作布贴画,把布条变成一件艺术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剪纸时,可以告诉学生剪纸艺术起源于汉,包括窗花、灯花、墙花、春花、门笺、顶棚花、花样、喜花和丧花等。剪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和社会风情。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练习剪纸的创作,使学生在做剪纸的过程中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继承优秀传统。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美术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充分挖掘美术教学的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美术教育充满艺术气息,使学生在欣赏与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

此外,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美术功底的培养,让学生尝试国画、水粉、剪纸、水彩、篆刻、版画、雕塑、装饰画、油画和图案设计等各方面的创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美术基础好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美术功底较弱的学生,则要多加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美术作品创作的成功与快乐。

(二)充分利用我国与西方的美术珍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课堂上,学生的课堂美术活动大致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种,而学生在欣赏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更注重通过自身的视觉和听觉来感受作品,对知识进行内化,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美术教材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充满艺术气息。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南朝著名画家谢赫曾经在《古品画录》中说:“绘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我国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凝聚着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例如“诗佛”王维的《辋川图》恬静淡雅,“画圣”吴道子的《明皇受篆图》和《天王送子图》反映了大唐王朝的风貌与宗教气息。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中有一只美丽的锦鸡落在娴静淡雅的芙蓉枝头,回首翘望右上角一对翩翩起舞的彩蝶,整幅作品色彩艳丽,传达出皇家的典雅高贵。很多美术作品讲究将诗风、画风与人格融为一体,例如清代画家恽寿平的《出水芙蓉》是“没骨花卉”的代表作,作品中的荷花清丽明艳,笔法洒脱飘逸,恽寿平在左上角题了一首诗:“冲泥抽柄曲,贴水铸钱肥。西风吹不入,长护美人衣”,将这一朵冰清玉洁的出水芙蓉比作冰肌玉骨的美人,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向与坚贞的气节,这幅画没有先用墨笔进行勾勒然后再填色,而是直接用色彩点染而成,所以叫“没骨”,作品的色彩清丽明艳,笔法洒脱飘逸。

另一方面,西方美术作品中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文化成果,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与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壁画《创世纪》、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坐上的女人》、莫奈的《日出》等。教师应该借鉴这些优秀的西洋文化,挖掘“洋为中用”的价值,告诉学生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不再是神的呆滞形象,而充分体现了母性的温柔与青春健美,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以端庄为重的肖像杰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使该作品达到了神韵之境。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壁画,是米开朗基罗用4年零5个月的时间以艺术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所完成的巨作。梵高、毕加索和莫奈都是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处于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让学生学习西方美术作品的文化历史,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

(三)通过美术实践课,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力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大自然的美既是艺术的直接体现,又是启发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灵魂沃土。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说:“美的东西是在自然中,它以最多种多样的现实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应该挖掘美术实践课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户外写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园林、博物馆或者观看自然风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爱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从视觉上的美感,体会美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兴趣,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例如,一幅动物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一幅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产生和平的渴望,一尊母与子的雕塑可以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等等。让学生在欣赏和鉴赏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提高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美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地方高校应该定期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大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提高不是单单靠上几节美术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把审美教育的理念、思维延伸到各学科的教学和校园文化生活之中,通过教学和生活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得到更加广泛、多元、生动的审美体验。例如开展校园美术展览会、美术知识竞赛、版画艺术节以及篆刻与雕塑、书画评比等,可以开设融入当地民间风俗的美术讲座,为学生普及美术知识,提供更多的美术鉴赏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艺术类比赛,如板报大赛、手工制作比赛、平面设计大赛、摄图比赛、美术作品比赛等等,通过评比,选出优秀,给予优秀作品一定的奖励,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在毕业时举办毕业作品展览等活动进行自我提升,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组织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成立学生社团,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艺术审美想象力。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得到启发,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转变思维模式,打破常规界限,开辟艺术新途径,升华美术创作的境界。

(五)通过学生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外组织的美术类、设计类的比赛,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美术创作知识,并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美术功底与文化素养。另外,美术教育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要将美术创作应用于现代生活与工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办美术类的公司,让学生尝试自己创新创业,例如创办手绘墙画、服装设计和广告策划等公司,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要和适应市场需要的艺术风格。学生还可以通过到校外公司实习和兼职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功能。在现代教育中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潮流的,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做到: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和国内外的优秀作品鉴赏来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通过美术实践课,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通过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通过这几方面的做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琳,翟文艳,陈靓.大学仪式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6):2.

[2]曾宪汶.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美术教学实践你我他,2012(5):1.

[3]张新词.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4]赵时雨.对现代美术主要育人功能的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2012(2):2.

李远林(1961-),男,广西岑溪人,梧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

(责任编辑:孔文静)

收稿日期:2016-01-22

项目基金: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2015JGA35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35(2016)02-0097-04

[作者简介]梁志慧(1987-),女,广西岑溪人,梧州学院党委宣传部职员,艺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育人功能美术教育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