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改革与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01-28 16:09徐忠志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教育改革创新意识

徐忠志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从现今教育教学的模式来看,已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多地把创新教育运用于思想品德课堂上。坚持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把创新教育融入课堂。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现今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突出改革创新是教育规划纲要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将从思想品德的教学方面对“创新教育”进行阐释。

一、正确认识思想品德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与创新联系在一起,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诚信意识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达到使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领域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突破、新的观念、新的想法,以适应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

二、营造思想品德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初中生的思维是跳跃的、新奇的、充满幻想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具有创新思维的,那么教师如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融入现实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当中,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个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是创新能力的实践者,是学生的榜样,更能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地进行学术上的探索,不断地丰富自己。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产生活跃的思维。而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很难形成“创新教育”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只懂得题海战术,学习氛围十分紧张,学生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获取知识,在这种氛围中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等。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正常授课以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课余的文化活动,甚至是一些实践活动

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三、开展“创新教育”中思想品德的内容与培养

1.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与思想品德结合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真实感觉到思想品德在自然学科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作用。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这些活动都源于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精神。

例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解答任何的一类题型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思路。学生拥有的这些思维都是创新产生的基础,所以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思维跳跃性越强,产生的思路越多,创新意识就越强。思想品德课程同样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掌握得越多、越扎实,就越能为以后的创新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不断发掘自己身上的潜力、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为创新意识打下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就是思维的依托,所以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要形成一个缜密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平时的课程,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课堂,因为对学生进行思维指导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教师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总结,还要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对待所要学习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掌握规律。

3.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品行的培养,这样也会形成创新能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能力的掌握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理解、分析、运用等,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分析阶段,通过观察,了解其题中的解题关键词;解答阶段,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迁移所学的知识,并运用到答题过程之中;总结阶段,通过对知识的总结,拓展覆盖的知识范围,进行总结、创新。教师在教会学生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将思维运用到其他问题上。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能力培养,

激励他们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应该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传奇.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6).

[2]张桂芳.主题探究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1(25).

[3]杨志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教育改革创新意识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