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1-28 18:23程宽宏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特色建设特色课程学生成长

程宽宏

摘 要:特色建设不仅是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局面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特色的打造不是一个简单的闪光点,而是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文化渗透。用课程打造特色,用师资支撑特色,用质量彰显特色,用成长诠释特色,用文化成就特色。

关键词:特色建设;特色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文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特色建设不仅是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局面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所谓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这就是常说的“既做第一,又争唯一”。办学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自身传统历史的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特色的打造不是一個简单的闪光点,而是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文化渗透。

一、用“课程”打造学校特色

课程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学校着力建设特色课程,从育人目标、学生学习、成长需求的结合上,建构适合的课程体系,把学生浸润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全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1.提高课程规划能力

完善课程的管理制度,加强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管理和实施,有效保障课程质量。

2.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完善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精选型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适合的课程选择,提升综合素质。优化课程实施方式,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课程执行能力

依托专家引路、校本培训支撑资源,充实并提升拓展、探究和精选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培养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夯实学校内涵发展的人力基础。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使校本教材完善系统,质量整体提升。在课程体系架构中,设置若干板块和用以支撑板块的20多门课程。利用学校的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管理和评价系统。

二、用“师资”支撑特色发展

学校关注教师的职业素养、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提升,将学校课程实施的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整合起来,逐步建设一支敬业爱生,能发现学生特点,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以及教学评价与管理能力的教师队伍。

1.制订实施教师成长计划

指导教师制订和实施个人三年成长计划,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关注个体教师的纵向发展,建设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的教师团队,力争提高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

比例。

2.拓展教师发展路径

多渠道贯通校外研修途径(如学历进修、名师基地、骨干培训、市县一级的课程培训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职后培训。深化校本培训,借助专家引领、骨干示范,推进教研组建设,开展高效教学。通过教学案例、课例研究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搭建校本研修平台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以师徒结对、同课异构、课后反思为手段,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开设教师论坛,倡导同伴互助,借助论坛为教师搭建教研平台,展示、分享教研成果。开展以“有效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与研修,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继续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形成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用“质量”彰显学校特色

优质的课堂教学是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层次的提升。用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生成课堂教学,达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效果。

1.变革师生课堂行为

一是变学生听讲为主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行为包括听讲、练习、阅读、思考、提问、交流、研讨、展示、答问、操作、试讲等。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方式。二是变教师讲授为主为指导学生学习为主。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为前提。教师在课堂里的教学行为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提问题、推步骤、给材料、答疑问、导方法、作总结、评学生。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出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师活动方式。

2.改进优化教学过程

以过程教学为着眼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是改进优化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备课做到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案、备教法、备练习、备资源、备过程,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在均衡班级差异、保证整体水平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最适切的帮助。二是改进优化上课。坚持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实施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先学后教,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原则上每堂课都必须确定学生的具体学情,然后根据不同的学情实施教学,每一堂课都必须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三是改进优化作业。努力实现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布置或降低或提高要求,或增加或减少作业量的不同要求,实现作业效益的有效化,通过批改及时反馈,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四是改进优化辅导。加强个别辅导,寻求并发现学生的学习症结和瓶颈,要能对症下药,指点迷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接受个别辅导中有跳一跳摘到果实的收获。五是改进优化测评。精心组织测试,在试题的编制中重视原创,重视题目以一当十的典型意义,重视以练促学的效能,通过测试,达到梳理知识要点、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淡化利益诱导,建立全面的、全新的教学质量观,完善教与学的激励机制,注重和规范教学流程,用好学生一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一册(学生成长记录册)、一袋(学生档案袋),增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用“成长”诠释学校特色

每一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只需要一个引爆点。任何学校都不缺乏优秀的人才,缺少的是展示优秀的平台和成就优秀的机会。知识是学来的,素质是练来的,品格是修来的。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磨炼素质、陶冶品格的场所,还是一个让师生找到、发挥、确立自己力量的舞台。学校德育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营造氛围,通过组织具有震撼力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用活动点燃激情,用活动启迪智慧,用活动凝聚力量,用活动陶冶情操,用活动净化心灵,用活动培养习惯,用活动提升素质,用活动成就梦想,培育全面发展和谐的人。

1.扩建四个活动平台

一是学生社团课程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主动发展。二是校务助理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增强其责任感和管理能力。三是分层分类课堂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点和创新。四是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2.完善四项激励机制

一是儒雅学生星级评定机制,提升学生的儒雅之气;二是学校之星评选机制,让学生看榜样,找差距,增强自我驱动力。三是学生自我评价和调节机制,让学生学会在不断反思中修正;四是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在自己设计、自行组织、自我管理中学会与人合作,挖掘自己的潜能。

3.推进四大健康工程

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确保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强健学生体魄;开展室外拓展训练工程,培养学生的勇敢与自信;推进“心理调衡”工程,训练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推进“家校互动”工程,创设温馨生活环境,形成支持特色学校创建的合力。

关注学生的良好品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内涵价值取向。

五、用“文化”成就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气、神”,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学校的综合个性和气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建设之魂。学生的成长轨迹涂满了浓重的学校文化色彩,学生的品格气质带着强烈的学校文化的气息,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事物比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因此,文化力是学校的第一教育力。

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是育人的课堂,学校每一个设施都为育人提供支持,学校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学校每一项活动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建立制度文化,为特色建设保驾护航;改善环境文化,为特色发展营造氛围;提炼精神文化,为特色建设丰富内涵。一是采用多级管理,设置高效能的宣傳窗口,营造文化氛围。二是广泛筹措资金,建造高规格学校设施,服务师生学习。三是利用教育集团或高校资源,开设高品位系列讲座,提升师生境界。四是积极开拓渠道,组织高格调实践活动,充实师生心灵。五是提升原有基础,举办高质量主题活动,丰富师生生活。

参考文献:

[1]娄华水.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1996(10).

[2]张文青.学校特色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特色建设特色课程学生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论国企特色党支部建设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艺术立校创特色 以美育人写华章
怎样运用多媒体教好英语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