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银玲
摘 要:文眼是文章的精要所在,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眼”,有些文章的“文眼”是显性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些文章的“文眼”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去提炼,再引导学生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探寻文眼、切入文眼、品读文眼”的教学模式去构建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以简驭繁的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眼;捕捉;品读;反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19-04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一篇文章也会有“眼睛”,即“文眼”,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在阅读时,抓住了文章的这个“眼”,就像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会让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读文章贵在抓“文眼”。那么怎么抓“文眼”,怎样利用“文眼”组织教学呢?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读名师课例、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了积极的探寻。
一、寻找显性“文眼”
“文眼”应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有些“文眼”是显性的,清朝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说:“文眼,揭全文之旨,位置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寻找“文眼”的过程中探寻作者的思路,深入品读文本。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课文的“文眼”。
1.找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文,课题本身就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课题中就存在文章的“文眼”,即“题眼”。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科普文的课题大都是文章的“文眼”,如《神奇的克隆》中的“神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的“奇妙”均是“题眼”。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类的文章,如果是以人物的名字、事件、状物的名称、景区的地点作为题目的,这类文章的课题就不会存在“文眼”,如《郑成功》、《维生素C的故事》、《小露珠》、《九寨沟》等,如果这类文章的课题能够表现人物、事件、状物、景区的特点意义,就存在“文眼”,如《科学怪人》中的“怪”、《爱之链》中的“爱”、《美丽的丹顶鹤》中的“美”、《黄山奇松》中的“奇”等就是文章的眼睛——“题眼”。
2.找篇首。不少文章往往篇首即开门见山,统领全文,点明主题。如《詹天佑》一文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就是课文的“文眼”。
3.找文末。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既是学生学习新知、拓展思路的起点,同时又是作者设下的总揽全文之笔。如《槐乡五月》的“文眼”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找中心句。课文中的中心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它们是课文的“文眼”,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如课文《金蝉脱壳》的中心句——“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就是这篇课文的“文眼”。
5.找过渡句。承上启下的句子往往概括了全文内涵,如《莫高窟》的过渡段中就藏着“文眼”——“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6.找关键词。这里的关键词指的是能够揭示课文主旨、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潜藏在文中的重点段落,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中其他段落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有些课文的“文眼”就潜伏在这些关键词中,即“词眼”。找准这个词语就能“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就能提高阅读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自由”便是这一课的“文眼”。抓住这个“词眼”便能撑起长文短教,长文巧教的天空。
学生寻找课文的“文眼”还有其他途径和方法,其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引导。
二、寻找隐性“文眼”
文眼的选择因文而异,但有些“文眼”是较为隐性的,不在课题或开篇表露,也不在结尾呈现,而是隐藏于文中,只有通过反复阅读,用心捕捉,才能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学会从中提炼,并引导学生去感悟。
1.主旨法。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主旨,文章主旨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作者意图的概括,而我们捕捉“文眼”就是为了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因而文章的主旨也成了文章的窗口,成了捕捉“文眼”的可靠根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潜心研读文本,领会课文的主旨,用心捕捉课文的“文眼”。如《草原》的“景美、情深”,《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都是需要细心品读才可发现。
2.重点法。课文的重点是课文内容的中心,是课文之精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文眼”大多在其间,如果教师善于把握重点,领会重点,那么“文眼”就不难捕捉了。如《桂花雨》一文,既写了桂花香、又写了摇花乐,还借助摇花乐表达作者的思乡情。因此,课文的重点当在第三自然段,而“文眼”也在此节。
3.难点法。课文的难点是课文当中较难理解的词、句、段,较难领会的思想内容,能善于捕捉难点,也就能深入探究课文的主旨和精妙的构思了。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能捕捉到难点也易于捕捉“文眼”。如《生命的壮歌——“生命桥”》一文的难点是,“感受老羚羊英勇献身的精神”。依据难点我们能够找到本文的“文眼”——“猛蹬”。羚羊们为什么要“猛蹬”,是怎样“猛蹬”的,“猛蹬”时羚羊们有什么表现?
4.特点法。特点,往往是就一篇文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而言的,乍看似乎与“文眼”关系全无,然而,认真考虑就不难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总是与课文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领会了课文的特点,那么“文眼”就易于捕捉。如《安塞腰鼓》中的“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精彩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安塞腰鼓的特色。这样的句子就成为教学时的“文眼”了。
5.线索法。线索是贯穿在整篇课文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事物或情理。它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理清了线索,把握了线索,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文眼”。如《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它的线索便是“剪纸”,由“剪纸”把文中“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贯穿起来。于是我们就能寻找出“浓浓的祖孙情”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感受姥姥对“我“的疼爱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6.作业法。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提炼“文眼”的启示。如《钱学森》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据此可提炼出本课的“文眼”——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捕捉“文眼”的方法是很多的,远不止以上所列几点,但不管怎样,教师都应因文求法,寻找恰当的文眼,并以此为突破口来组织教学,这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有效阅读方法,是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三、“文眼”教学操作模式
“文眼”是教学的中心和主线,它是课文的脉搏,是进入课文的门户,是课堂的灵魂。我们抓住了文眼,在教学中依托“文眼”,精心设计问题,顺藤摸瓜,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完整地、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摸索实践,我采用了探寻“文眼”、切入“文眼”、品读“文眼”、反刍“文眼”的教学模式。
探寻“文眼”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文眼”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探寻“文眼”的过程,就是利用“文眼”感知课文、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或刚开始上课的时间段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运用寻找课文“文眼”,明确“文眼”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利用“文眼”进行扩句、质疑,进而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梗概。这些步骤和过程,应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时,给予一定限度的学习时间和进度安排,以保证不同学习速度的学生“异步”学习的公平机会。
学生利用“文眼”进行扩句、质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探寻“文眼”、感知课文内容的关键一步。在初始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文眼”进行扩句、质疑的方法。如写人的文章,想一想课文写的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做了什么事?写物的文章,看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写景的课文关注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写事的文章,想一想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或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在围绕“文眼”扩句、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会更全面、更深刻。
切入“文眼”是为了反馈、辨别学生寻找到的“文眼”是否正确,检查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程度、预习课文的效果。找准“文眼”是紧扣“文眼”组织教学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在教学伊始就拎出“文眼”,围绕“文眼”设计问题,通过提问、检测等手段,检查学生探寻“文眼”感知课文、自主预习的效果,同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便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预案。
品读“文眼”。这里的读是精读、悟读,这一步是在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找出文眼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品读“文眼”、透辟赏析全文、领悟课文主旨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抓住“文眼” 统领教学,以“文眼”为“教眼”,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尔后巧设铺垫,顺路拓出,启迪学生循路入境,感悟课文,升华情感。在重点部分还要反复揣摩,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拎出关键词句, 朗读体会。
在学生找到“文眼后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围绕“点”放开他们的思维,抓住由“文眼”所涉及的重点词句,去品读语言文字。主要做法是找出一个重点句,抓住一个重点词读出来。
第二步:品读重点段落,咀嚼赏析。
抓住“文眼”只是一个点,重点词句的品味是一条线,接下来的环节教师就要引领学生以“文眼”为圆心,以句子为半径画一个圈,出示重点段落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中的重点段落,品读赏析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情感得以提升。
第三步:回归篇章,感悟升华。
在品读赏析重点段落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已经完全走进了课文中,让他们选择此时最想用的一种方式阅读整篇课文,使整个教学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全部感情得到升华。
反刍“文眼”。反刍是指反刍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牛就是这样一种反刍动物,牛靠反刍,将草料细咀慢嚼,充分消化、化为养料。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这种“反刍”借鉴应用到语文实践中来。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反刍式教学”。所谓“反刍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并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内化和反思前面所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及时记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以及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
反刍“文眼”是为了在学生探寻“文眼”、教学伊始切入“文眼”、师生共同品读“文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文眼”、领会“文眼”的奥妙。这是归纳提升的过程,是在精读基础上以分析概括为主要目的阅读,将前面零散的分析归结成整体的过程。这一步是在学生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围绕“文眼”精心设计好“反刍点”和“问题串”, 让反刍过程有料可嚼、嚼得有味、嚼有所获,让学生再次去品读全文,反刍“文眼”,回归整体,妙悟全文,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总体印象的把握。这样,知识会在“反刍”中鲜活,能力也会在“反刍”中提升。
“文眼”掌管文章的开合变化,起着左顾右盼、总揽全局的作用。触摸它,能隐约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握住它,能理出作品的文路;透视它,能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眼”,就抓住了全篇的纲领,把握住了全文的基调,能使我们的教学思路十分明晰,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学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更好地感悟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堪秀.抓住“文眼”,把握“意境”论 [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S1,(B4).
[2]杨孟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妙抓“文眼”例谈[J].新一代,2011,(3).
[3]舒 艳.试谈文眼在文中的作用[J].语文知识,2000,(8).
[4]林 艳.语文教学捕捉“文眼”的作用与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2).
[5]毛 萍.谈捕捉“文眼”的具体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9).
[6]王翠霞.“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3),(A3).
[7]毛淑容.抓住文眼 层层品读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8).
[8]高秀芳.阅读时时盯文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