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乐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开展DIY实验的意义,以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为参考,在“制作菌类的孢子印”和“验证实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两个微实验方面,提出了初中生物DIY板块微实验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初中DIY微实验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 DIY 微实验 苏科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51-01
微实验是指为了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进行微型实验的过程。在DIY板块下的微实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行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科知识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开展DIY微实验的意义
(一)促进重视DIY实验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构建DIY视角下的生物微实验教学模式,能让实验过程更加趣味化,且实施途径更加简易方便。教师要求学生不断实践DIY微实验,能让学生和家长知道DIY实验对初中生物课程的现实意义,从而在不断了解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与重视初中生物DIY微实验。
(二)促进课程资源的优化
开展生物DIY板块微实验,能让学生的实验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更好利用家庭、实验室和自然环境等课程资源进行探究与学习,重视对生活中低廉实验器具的有效利用,从而营造出更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实验环境。
(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实施DIY微实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发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实践性。还能让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更加实效化与趣味化,以此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初中生物DIY板块微实验的优化措施
(一)“制作菌类的孢子印”微实验的优化
菌类种类的鉴定活动是在通过鉴定孢子印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虽然“制作菌类孢子印”实验的操作难度不高,取材也相对容易,但如果完全参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开展鉴定工作,会降低学生的实验成功率,打击学生的实验热情与实验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一DIY板块微实验进行优化:
第一,优化制作过程。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相较于平菇这一实验材料,香菇与蘑菇更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在选取菌类实验材料时,教师要注意挑选足够新鲜,但水分含量较少的菌类,以免水分过多在测试纸上留下过多水渍,最终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制作出的孢子印呈现出印记淡、难辨认的情况,教师可以先把菌盖放在测试纸上,然后用手轻敲菌盖表面,让菌褶中的孢子掉落下来,这样会让孢子的印记更加已与辨认。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不同方法完成实验。
第二,孢子印的保存。由于孢子印体积小、重量轻,容易被风吹走,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要注意孢子印的保存与固定。然而,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中对孢子印的保存固定工作没有作出详尽说明,这对造成学生的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偏差,师生之间对实验的交流与分析工作也无法开展。为了达到DIY微实验的教学目的,教师可让学生用蛋清保存孢子印,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塑封机把印有孢子印的测试纸塑封起来,这样不仅能达到美化外观的美的,其印记也可实现长期性的固定与保存。
(二)“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微实验的优化
维生素C别名抗坏血酸,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一般来说,维生素C的种类分为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还原型维生素C具有易氧化、易敏感的特点,其主要来源途径是通过新鲜水果与蔬菜获取,但食物种类不同,维生素C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在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常用吲哚酚研究维生素C的定量与定性问题,虽然此实验材料取得的效果较明显,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与器材都难以获得,往往在初中学校中无法利用该材料进行相关实验。为了取得准确的实验结果,教师要优化这一部分DIY板块微实验的实施过程,而优化措施可采取以下两点:
其一,细化实验要点。教师可以把生活中常见的蔬果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家中用研钵或者榨汁机对蔬果材料进行榨取,再把纱布作为过滤工具,让所获得的汁液更加纯粹、清澈。
其二,拓展试验步骤。教师可让学生用计数的方式计算测试所用的碘酒滴数,以此分析得出不同蔬果汁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在桔子种类的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主要集中在表皮上还是果肉里、对蔬果材料进行加热对维生素C的含量是否有影响、长时间让蔬果与空气接触是否会降低维生素含量等这些问题,以此让学生从观察型学习模式上升到质疑型学习模式。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融入DIY板块微实验教学理念,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让初中生物课堂摆脱了以往的教学束缚,最终让学生生物知识综合发展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洁.例谈苏科版初中生物DIY板块微实验的优化[J].中学生物学,2014.
[2]刘颖.初中生物苏科版教材中DIY实验例谈[J].文理导航(中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