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复习课插上探究的翅膀

2015-12-16 02:12吴洪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53-02

【作者简介】吴洪生,江苏省清浦中学(江苏淮安,223002)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设计说明】

1.直线与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的入门知识,用方程表示直线,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在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中应注意“数”与“形”的结合,在通过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以后,还可以画出其图形,验证代数结果;同时,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得到的数学结论,可对结论进行代数证明,而不是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只强调“形”到“数”的方面,而忽视“数”到“形”的方面。

2.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一节课,若学生练得太多,教师固然轻松,但由于学生无法形成知识系统,学生会觉得这样复习乱而无益,收获不大;若教师讲得太多,重视技巧,忽略基础,师生双方都会疲惫不堪。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复习课感到厌烦,不但没有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还削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劲头。于是笔者考虑在学生对直线方程已经学习过的基础上,只需让学生自主复习解题,由学生自己发现细节或易错问题,教师及时适当提醒与点拨。同时笔者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教学中比传统的复习课增加了运用直线方程解决相关最值问题,通过猜想、尝试、分组讨论、反思等过程,使复习课也插上探究的翅膀,把不同章节知识、不同的解题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再受传统解题方法的束缚,思维更加开阔。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

2.熟练运用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求直线方程;

3.运用直线方程解决有关最值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求解直线方程。

2.运用直线方程解决有关最值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导学

首先由学生口答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接着用下列三道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

(1)过点P(-2,5),且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

(2)过两点(0,3),(2,1)的直线方程为   。

(3)过点(-4,2),在y轴上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为             .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对情境例题的逐步分析和探究,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梳理全章知识,加深复习印象。

二、经典题型演练

题型一 求直线方程

例1.如图,求过点P(1,2)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倾斜角是直线l1:3x-y+10=0的倾斜角的2倍;(2)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3)点A(-1,-2)到该直线的距离等于2。

设计意图: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本例绝不“简单”。它至少有两个易错点:①与截距有关的直线方程求解时不能忽视截距可能为零的情形;②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时,应对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此外,本例的第二问还可以做如下拓展:若条件为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绝对值相等,结果是什么?若条件为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结果又是什么?

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原则出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宜先由学生自主做题、体会本题的易错处,再由教师适时点拨、提醒,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题型二: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2.如上图,过点P(1,2)的直线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1)△AOB的面积的最小值;(2)OA+OB的最小值;

(3)PA·PB的最小值。

设计意图:本例属于综合性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本例的经典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本例的三个问题都可采用点斜式方程来求解,虽然此法在某些步骤上稍显笨拙,但只要一步一步仔细求解,最终也能得出结果;其次,本例的三个问题也可采用截距式方程来求解,而且在涉及面积问题时,截距式方程更为直观;再次,无论选用哪种方程,本例都要用到“基本不等式”这一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顺便对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做了复习;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经历讨论、思维碰撞后能提出许多有新意的解法,例如,在求解第一个问题时,有学生在选用截距式后利用a,b关系实施消元把面积表示为关于b的函数,进一步令b-2=t(t>0),将面积表示为关于t的函数,体现了数学解题中的消元思想、换元思想;还有学生在求解时,令=sin2α,=cos2α,利用三角函数中的平方关系来构造基本不等式,利用跨章节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复习课教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应当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力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找寻不同的解法,力求让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全课总结

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最常用的为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待定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在本节课的两个例题中均有所体现。此外,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也用到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以及方程等数学思想。

在涉及直线方程的问题中尤其需要注意:一、与截距有关的直线方程求解时不能忽视截距可能为零的情形;二、求直线方程时,若不能断定直线是否具有斜率,应对斜率是否存在加以讨论。

【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要考虑学情,学生的真实状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同时要体现数学问题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合作。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解析几何这一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本节内容,由于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所以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探究,突出一题多解,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