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华
摘 要:如何教好和学好文言文呢?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重视人文情感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走进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文言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走出教学的困境,创造出教学新天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多读多练;人文情感;阅读能力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改革文言文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特别重要。
就语文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也是素质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传承”着一种以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文言文教学中充斥着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的传统方法。
教师重文言字、词、句的解释,轻文章思想内涵、作者情感的感悟。常常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这种用同一模式组织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和学相脱节。学生即便学完老师讲的文言文,再遇到其他文言文时同样无法独立熟练地阅读并深刻理解内涵。
有些比较新潮的教师不赞成那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谈话法”,搞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这种认识和实践在主观上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倾向,即在课堂上没完没了地提问,没完没了地“谈话”,有人美其名曰“开发智力训练”。殊不知,这种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收到效果,但往往会造成学生读写训练不足、感悟人文情感缺失等弊端。
究竟如何教好和学好文言文呢?
一、让学生多读多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满堂灌”,被动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字典、词典,或请教他人。这样,学生想要知道文中的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就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食物都香一样。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兴趣、指点方法、启发思考、答疑解难,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就教师的精讲、细讲、反复讲而言,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课堂上又忙于记笔记,很少有时间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教师讲得即使再多再好,学生也只能从听讲中得到某些收益,而长期缺少读写结合的教法,肯定会影响学生文言文阅读
的能力。
因为一长串的“提问”(况且有的问题提得不得要领,有的问题超越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往往没有多少时间自己读课文或做练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光靠听讲或做笔记,缺读少练,学不好文言文;光靠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学不好文言文的。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练,这样才能把文言文阅读训练真正搞扎实,把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
初中新版教材选用的文言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使学生从小明白只有受过磨炼痛苦,才能增长才干,担当重任。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极好的教材。
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正气歌》中赞誉道:“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该文第一部分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尽的大业。
第二部分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无限感激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之效”自许,并且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真是字词恳切,催人泪下,集中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
心情。
面对这样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有一位教师在朗读和讲解时也眼含泪花,但学生却和读其他文章时一样,麻木无味,没有真情的流露。特别是教师问到文中结尾“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有言”中,是作者真的“涕零”还是套语?让学生举手回答。结果全班50多名学生中只有两名学生认为是真的,其他学生都认为是
“套语”。
学生读古文时人文情感的缺失,由此可见一斑!严格来说,读文章缺乏情感,即使把字、词、句、段理解得多么准确,把文章的中心掌握得多么透彻,把文章的写作技巧搞得多么烂熟,仍然没有真正走进作者内心,仍然没有真正掌握文章的内涵。
尽可能地将文章放在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中,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抓住文章中可以抓住的观点,尽可能地联系文化、联系历史、联系情感、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才能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真实思想、真实目的及真实的写作意图。
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组成学习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写出自己的认识。课堂交流时,学生对文中人物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从中得到了启发和教育。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历史小故事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对读懂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记录的是古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果知道故事内容及相关情况再读文章就容易多了。这个学习过程带有学科综合性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乐观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压抑地去接受。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应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想办法、多探索,重视人文情感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走进”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文言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走出教学的困境,创造出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尚黎.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合作学习[D].贵州师范大学,2014(05).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