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摘要: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大学生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更要培养和塑造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需要了解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并正确理解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045-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21世纪的学习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被信息技术所改变。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大学生的学习将具备典型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特征。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倡导学习的革命,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信息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信息时代的学习是终身学习
在工业化时代,人们的学习是阶段性学习。而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获得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随时都要学习,而且要善于借助信息资源来学习。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其个性的发展以及更好的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培养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而当前我国已具备终身教育的体系,同时终身教育所需的信息资源体系也已经建立起来,这使个体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信息时代的学习,将是真正的终身学习。
三、信息时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团队学习、共享资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习者从受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
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不仅要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还要培养和塑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关键,也是在信息社会中实现个体的自我促进与积极成长的关键。
四、自主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自主学习是国内外教育家由来已久的重要主张,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是教育学家和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自主学习是有教师指导的,与人们传统观念下的“自学”有差异。
1.自主学习的内涵。20世纪60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老提出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强调老师要教学生自学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实现终身学习。1969年,美国著名教育和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指出“自主学习”可以塑造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精神。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鲜明的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道如何学习和能够适应变化的人。他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自己负责、自己控制学习的氛围,让学习者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从而让学习者形成“学会学习”的学习方式。迄今为止,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义,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阐释和定义,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有的则认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有人认为它是一系列活动行为,还有人则认为它是一系列心理状态。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说,自主学习是指个体主动地拟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计划、选用学习方法、控制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的过程或能力。完整的自主学习体系,大体上包括六个方面:自我激励、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评价。
2.自主学习的特点。首先,自主学习具有渐进性的特点。理想的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大学生个体来说,完全不需要借助他人帮助实现自主学习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因此,自主学习具有显著的渐进性、阶段性的特点。其次,在自主学习的渐进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促进者的角色。齐莫曼和申克将自主学习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级水平: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和自主水平。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够实现从低水平、低效率向高水平、高质量自主的演进。第三,自主学习,需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作为前提。学习兴趣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学生对某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就越强。而如果情况相反,学生将很难做到自主学习。最后,自主学习,需以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策略作保障。由于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掌握充足的学习策略并充分加以应用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
五、教师在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自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演进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和支配了课堂乃至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因此难以推进自主学习活动,更难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如今,有些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或者由于对自主学习的误解,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匮乏,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和塑造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变革教师观念,为自主学习提供理念支撑。教师观念的变革是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观念的变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改变教学理念。要改变传统的“为应对考试而教”、“为传授知识而教”的教育观念。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建立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培养创新人才而教的观念,做到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2)转换课堂教学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转换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主动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学生高效学习的激励者。(3)革新教学机制。传统的教学机制是老师主导课堂、学生听取讲课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从发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因此,新的教学机制应该建立在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新的交流模式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并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大学生心理成熟度高、部分课程研究性强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型自主学习;对于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考虑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体验型自主学习。endprint
2.教师在构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遵守的原则。教师在构建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1)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高等教育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这些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在认识到学生的各种差异因素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复杂程度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2)遵循鼓励性原则。自主学习活动推广之初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同时在自主学习持续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各种激励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得学生能够快乐学、坚持学。(3)遵循全面性原则。理想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主学习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因此,自主学习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该尊重和指导每一个学生,指引、鼓励、扶持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3.掌握教学方法,推动自主学习。基于上述自主学习的特点及有关的教学原则,结合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特点,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1)应用分层次教学指导法。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指导法。教师可以参照自主学习的四级水平“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自主水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2)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在自主学习活动的初期,教师应多扶持、多引导、多示范、多教方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后,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并实施学习方法,教师可阶段性进行效果评价;当学生自主能力较强时,应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自我监控。(3)让学生树立现代信息意识。迈入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教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激发起来,提高他们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自主意识,真正能够学会应用信息手段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六、结论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兼具自主学习的权力和能力,并且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导。
参考文献:
[1]肖明珍.信息时代的学习[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
[2]张德江.学会学习: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3]王德勋.自主学习新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