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和反思

2015-12-07 03:49甘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甘毅

摘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田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省属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对于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深烙印在未来农业研究和实践人才的价值观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115-02

一、引言

1.《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2011年,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

2.《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在浙江农林大学,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36学时(或32学时),2学分。教材选取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这门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2)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

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的目的,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1.教材建设。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第五版)、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

2.获取学科前沿信息。搜索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通过网络搜索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就大量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ppt讲义,从学科前沿获得了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新颖性。

3.收集课程辅助信息。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获取时代发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1.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设置与课程紧密相关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2.加入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经过整理和加工,选择主题相关、时间适当的视屏在课堂上播放,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本人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选择参与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一些课程(如全球气候变化),获得一些与课程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1.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都纳入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使学生均匀用力,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如在课堂讨论环节,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设置分组,根据全组的表现,统一给分,同时对表现出色的“意见领袖”,给予加分,此举意在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期末考试题目中,增加理解性的主观题目的考察比例。在期末考卷中,提高开放性题目的比例,同时对一些题目,可设定具体情景,给予知识点的提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如论述题:我国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

3.收集学生课程反馈意见和听课体验。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如: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endprint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1.教改后的教学效果。(1)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学生上课到课率提高,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同时,学生私下的反馈表示:这门课程提高了自己对生态学的兴趣和了解。(2)课堂参与度提高,课下出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加之讨论话题新颖,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部分优秀的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能够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3)学生积极上交课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增大了主观题的数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并对可能出现的人口扎堆生育现象做出了预测性的分析,基本做到了活学活用。

2.教学反思。从平时学生听课反映和期末考试回馈意见来看,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学生评教反馈优秀,但从多数学生一致的反馈来看,本课程仍存在很多改进的地方,归纳一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书本外内容偏多,知识体系庞杂,抽象概念较多,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2)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3)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尽管本课程给一部分班级安排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但大部分班级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这也是学生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上述问题,实际上也是各个学校《生态学》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继续改进。

四、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

在课程开始之时,列出授课进度表,课程讲授难点和重点,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提前将课程进度表发给学生,方便学生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并有针对性的去查阅参考书目。

1.加强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教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设定的课堂内容,主动联系校外企业(如:农家乐、特色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单位(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和个人(如:一些生态农业创业者),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场所,做到学以致用。让农业生态学理论从书本走到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建设《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

五、结语

21世纪的前十年,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网络信息爆炸化,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新平,黄丽芬,庄恒扬.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

[2]高艳茹,高海波,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2).

[3]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