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剑
摘 要:“情境教学”,即通过模拟创建某个与知识相关的场景,为学生获得更多情感体验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其目的是为了调动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持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从情境教学的艺术性角度出发,对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科学运用情境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给高中政治课堂带来了生机,它促进了师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构建了最新的教学关系,它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形象与生动,对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十分有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政治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存在“失真”现象,偏离目标、脱离实际,背离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味地为了创设而创设的教学诟病不容忽视。情境教学其“本真”在于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让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理解政治、积累经验、应用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情境创设无疑更加期待自然、本真的回归,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突出情境教学的语言艺术
如同文学创作中会使用多种诸如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教学内容一样,对于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空间性与地域性特点的政治学科来说,在组织情境教学时引入多元化的语言艺术成为必然。如,巧用“故事”来创设情境。在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用一个“穿越”的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政治知识上来:著名航海家麦哲伦与他的水手们第一次成功完成航行归来之后,却发生了一件非常“怪异”的事情,水手们的航海日记上记录的时间是9月6日,但西班牙日历却显示的是9月7日。这让庄严而虔诚的神甫忍不住责怪他们太大意,但船员们却口径一致地说自己并没有记错日期,大家一起回看航海日记,发现日记的确是按时间每天进行记录的,一天都不会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有人“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用这种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会很好地将学生的兴趣与探究心理激发出来,他们会积极地投入思考,认真地探求答案,主动地从课堂、书本中去发现“穿越”的原因,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无疑是一堂成功教学的最好保证。
二、以情境创设增强学习体验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不能让情境成为课堂的“华丽包装”,但趣味性因素却一直以来是政治课堂备受学生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小学和初中的游戏教学法不同,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情境创设仍旧是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基础,结合政治教材实际,通过一些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体会思维的妙趣以及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哲学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一个“烂掉的梨子”来为学生模拟一个生活化的哲学情境:梨子之所以会腐烂的原因在哪里?学生立刻觉得十分有趣,他们有的认为梨子腐烂的原因在于里面有虫子侵蚀;也有的认为可能是由于存放条件引起的。这时继续引导他们:“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将烂梨处理掉?”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让他们达成共识,即小范围腐烂的话切掉烂掉的部分就行,大范围腐烂的话直接扔掉!很明显,学生在这有趣的情境中进入了一种自然认知的状态,这时引入知识点:以我国历史为例,如果烂掉的梨子就是晚清时期,那么同学们分析一下它之所以腐败的原因何在?如果你恰好“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做?在如此有趣的话题引导下,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析出清朝腐败的内因以及外因,而“穿越”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如果是朝中重臣,就会掀起一场“反腐”革命;而如果是书生,就会在科考中痛陈利弊,反映民生;但如果是农民的话,可能会无可奈何地苟且偷生,也许会揭竿起义。如此,则将哲学强烈地融入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突出情境教学的“表演”艺术
教学本身就可称之为一种“表演”艺术,它同样是由一方向另一方传达某种客观事实,也同样是借助一方的感官来激发另一方对事实所象征的内容进行生动想象。将表演与情境教学融为一体,既可以发挥艺术之引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感受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高中生综合艺术素养的提升十分有益。最为常见的表演艺术是角色扮演,如在学习世界的物质性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南方人和北方人,然后以在北方生活好还是在南方生活好的主题进行辩论;而在认识长江与黄河时,则可以让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模拟一个带领旅行团成员畅游黄河与长江的场景,让其他同学在“导游”的介绍下去深入认识中国著名的两大河流;而在了解中国西部的特点时,则可以将交通部长、投资运营商、农民、科技专家等角色进行分配,创建一个“西部开发研讨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特点提出西部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表演的艺术并不仅仅限于角色扮演,音乐、舞蹈、小品等多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尤其是多媒体的影视播放功能,同样可以让情境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新课改让高中生学习政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传统的说教被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替代,枯燥的内容转换成为真实生动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高中政治教师更值得关注的课题,是如何让情境创设避免走入“失真”的误区。让自然、本真回归课堂,改变高中生在政治学习中的被动局面,让积极、自主成为政治课堂的最新“标签”,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