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椰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教育要从小抓起,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有层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不同的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其次训练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创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主动性;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72-02
创新,即新颖、独特,就是一个人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教育要从小抓起,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有层次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依据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创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创新”,一般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具有积极探究的心向和强烈的欲望、奇异的思维方式以及新颖独到的解题方法等等。换言之,对学生个体来说,只要是通过自己努力探究所获取的未曾见过的,就可以称之为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发明或创造,教师都应大胆地予以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坚信自己能运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学好数学,从而实现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创新潜能的迸发与拓展。
二、训练创新思维,主动创新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是灌输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记忆多,深刻理解少,单向交流多,集体讨论少,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创新意识树立后,教师应开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
1.在提问中引导创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的教育应摒除传统教育思想,变对现成问题的“被动应答式”为对已有信息的“主动提问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表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萌发。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类似问题:“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二月为什么只有28或29天?”教师可以在学生提问后适时地出示有关闰年的课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更加自然和牢固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质疑,才把问题推向一定的深度。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使学生的提问是可笑的,甚至是荒谬的,也不能进行批评或挑剔,而应给予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每日最佳一问”等形式,保持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在情境中激发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教师应经常提供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心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5》一课时,恰逢教师节,于是教师设计了小朋友为庆祝教师节表演活动的情景,这样应景的教学情境顿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场景中找到了所有的物体或人,并主动数出了相应的数量,还结合学具摆出个数,从而顺利地认识了1-5。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3.在探索中主动创新。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拿出一张圆形卡片问学生:“你怎样求出这张卡片的周长?”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把卡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可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有的说用一根细线绕圆一周,剪去多余部分,细线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教师马上予以肯定,接着教师拿出一根细线,在细线的一端系一块小石头,教师手持细线的另一端,轻轻旋转石头,同时问学生:“石头运动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圆形。”“那么,你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由于这个圆形学生只能看得见,但却摸不着、拿不到,用前面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学生感到茫然。于是,教师抓住时机:“虽然我们无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但我们却能测量出这个圆的直径(也就是石头与老师手之间长度的2倍),你能否探求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直径来求出圆的周长吗?”学生一下活跃起来,纷纷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去测量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寻找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再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很快就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活动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善于创新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知识的结构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原则及“四不讲”原则,注重“观察”、“游戏”、“想象”、“操作”、“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四不讲原则包括:(1)学生懂的教师不讲;(2)学生通过自学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讲;(3)学生通过和同学讨论后能解决的,教师不讲;(4)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有意不讲清楚,通过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搞清楚。
1.重“觀察”。儿童接触事物,探究物体的本质属性,一般都从观察开始,这种认识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师如果仅仅出示实物图形,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而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教学,学生则能非常清晰地了解长方体的轮廓以及基本特征: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8条棱、6个面等。这时,教师进一步启发:棱与棱之间、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再次观察和讨论不难发现,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面对应的棱长也相等。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游戏”。儿童爱游戏,这是天性,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环境,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找数学问题,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进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好的形式,也加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应变能力,使他们从小在乐中学,从心理上战胜畏难情绪。
3.重“想象”。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他们愿意去探索,去发现各种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联想:你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知的图形计算?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可以将图形先转化成长方形,再探求计算圆面积的方法。于是教师让学生动手剪拼,并且注重剪拼过程的操作方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重“操作”。在很多研究中发现,中国的儿童不如欧美国家的儿童动手能力强,主要原因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实际操作是把知识物化的过程,对掌握知识有较好的效果和辅助作用。例如:教学《圆锥体积》一课,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物体体积公式推导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相对困难,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课前,教师可让同桌学生准备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倒进空的圆柱容器里,这样倒了三次,正好装满了这个圆柱容器;也可将圆柱容器装满沙子倒进空的圆锥容器里,倒了三次刚好倒完。学生从中发现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而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V圆柱=Sh,所以学生很快就推导出V圆锥=1/3Sh。以上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此可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重“发散”。学习数学,要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去发展。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或固定的模式,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发散思维。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或条件不充分,或答案不唯一。通常以一问多答、一问多思的形式出现。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列举法、排除法、假设法等多种方法找到不同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可以有效地带领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加法问题中进行新授、比较、巩固,也能提醒出现错误的学生注意提问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造力。(2)加强深度。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局限,掌握了一道题目的解决方法,如果对其中的一些文字稍加改变引起题意改变后,便显得无从下手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题组对比,加强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或者能够对一道题目进行改编,从而形成不同的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3)拓宽广度。有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便不再思考别的方法。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首先幫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其次训练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创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