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建立以来,通过环境建设、课程生长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建设,实现了语文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升级,为师生构建了生命成长的大学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基地;环境建设;课程生长;语文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67-02
【作者简介】曹勇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210008)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我校的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一晃走过了4个年头。我和我的语文教研团队创新奋斗,可谓建造了一座语文理想国。我们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项目,而是在省课程基地建设的精神理念引导下,凭借专业知识、智慧和激情,把我们团队多年的语文教学追求、思考、积累和探索释放出来,设计出来,使课程基地成为我们现实语文教学的示范、引领和介入,优化我们的语文教育生态,推动语文学科建设的升级换代。同时,课程基地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从硬件环境的设计到课程内容的拓展,再到语文生活的构建,我们对课程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对课程形态的把握不断丰富,对课程开发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环境建设:基地建设的1.0版
基地建设初期,我们重点抓的是学科特色鲜明的实体化环境的建设。长期以来,我们对物化的学科环境建设不重视,过分迷信理念和观念,似乎有了课改理念,就能撬动课改的“地球”。可这么多年下来,实践证明这样是根本行不通的。
我们依据地域文化(南京城区中心地带、玄武湖畔、台城脚下)、学科传统(新课改首批试点、选修教学特色鲜明)、学科理念(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师资生源状况乃至校园环境(有百余棵树龄超过50年的大树),着眼于学校和教研组的未来发展,我们构建并提出“树魂”课程模型,通过设立四个“研学中心”,以此为载体,建设语文课程基地。
我们首先重点建设四个“研学中心”——“金陵文化研学中心”“戏剧影视研学中心”“传统经典研学中心”“特长写作研学中心”。四个“研学中心”使我们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化、网络化、制度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校本选修的建设,从而构建我校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我校课程基地建设的四个“研学中心”强调并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课程设置上看,不同的“中心”在学习方式上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形成整体和合力,既包含了应用、审美和探究这三项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能力,又突出了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传统经典研学中心”侧重经典文本和文化的探究学习方式,“戏剧影视研学中心”侧重舞台作品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特长写作研学中心”突出实践性和动手能力,而“金陵文化研学中心”侧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借助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样,四个“研学中心”形成经纬分明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扎扎实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坚守一种接地气的“生态课程观”。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不仅要适合学校的教育文化土壤,有学科传统的血缘,有教师专业优势的支撑,更要与我们的必修选修常规教学自然衔接起来,是我们常规教学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自然生长,反过来又有助于促进、丰富、深化我们的日常教学。
课程生长:基地建设的2.0版
在全体语文组教师的参与下,课程基地以四个“研学中心”为课程支撑点,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成功开设“高级写作工作坊”“戏剧欣赏与表演”“影视欣赏与评论”“英语名诗鉴赏”等17门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安排每周五下午第3~4节课为教学时间,定时定点,实施校本选修。校本选修课程要求做到:有时间,有计划,有设计,有评价,重体验,得实惠,受欢迎。
仅仅有“研学中心”、仅仅有课程设计还远远不够,课程的种子还没有发芽长大。怎样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我们从校园戏剧课程中获得启发。
我们的课程就像是演戏,只有在舞台上演出来,才叫“戏”。戏剧的奥秘在舞台,戏剧的灵魂在演员。这个理念对我们的课程建设很有启发:课程在哪里?课程在教学现场,课程在师生身上。我们以前认为,课程在教材里,在教案里,在规划里,在作业里……这些只是构成课程的一部分,甚至是碎片,不是课程的“魂”。只有师生走到一起,构成一个现场,在这里,知识不断地运用,思维不断地拓展,情感不断地升华……这时,课程才出来了。可以说,如果师生没有进入情境,不在场,有教材、有教案也没有用。只是知识的碎片堆积在那里,不起作用。课程在学生身上,但又不全在学生身上,课程在教师身上,但又不全在教师身上。实际上,它是特定情境中弥漫在师生之间的情志氛围和情意境界,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弥漫在师生之间、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力量、心灵力量,它改变提升着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这才是课程最强调的东西。
比如,我校课程基地开列“十三中50本学生必读书目”,运用专项建设经费,给每个班配备图书,建成了“班级图书角”,定期开展“大树下读书”系列活动。还组织语文组教师依据学生阅读中的困难,针对每一本推荐书,分别从“作者简介”“作品导读”“精彩章节”“有关评价”“其他作品”等5个方面收集资料,撰写文字,配以照片和视频,设计制作出学习软件,免费赠送给学生,并在网上开通读书交流平台,使“大树下读书”有了生活化的时尚气息。
有了图书,有了学习软件,可目前的大气候是学生只做题不读书,陷入茫茫题海,无力自拔,怎样克服这个问题,让经典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呢?从2013年秋季开始,语文课程基地在学校高二年级跨班级组织了“经典阅读小组”,除了期初期中期末外,平时每周五晚上6点半到8点半,坚持指导学生夜读,一学年一期,一期20次夜读,读15本书,读《大地上的事情》《瓦尔登湖》《1984》《美的历程》《万历十五年》《中国哲学简史》等这些为学生人生发展打底子的经典书。参加夜读活动的学生都感慨:一年的读书生活,是自己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不仅读了十几本书,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经典,而且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强壮了,也更有力量了。
语文生活:基地建设的3.0版
基地建设就是一个课程化的过程。什么叫“化”?就是在看似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独具慧眼地发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加以放大盘活,融合新的学习理念、方法和路径,把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打通,把学生眼前的学业成绩与终生发展打通,并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使之构建生命成长的大学堂,生成师生的经验、知识和故事。
当语文课程基地的物化环境与课程整合起来,形成合力的时候,校园里充满了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关系,即教即学,亦教亦学。我们在开发课程,课程也在塑造我们,让师生有了自己的语文生活。
“语文生活”就是一种因语文学习的欣赏接纳而形成的状态、习惯、态度以及生活方式。语文教师有了自己的“语文生活”,才会有敏锐专业的眼光和发现,利用和组织生活中的环境和资源,开发自己的课程,营造出语文学习的良好局面、势头和风气,推动学生的进步发展。学生有了语文生活,语文学习才能摆脱琐碎的知识、僵死的模式和束缚发展的教条,获得发现、探索、创造的快乐。从语文生活的角度看待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才能见“人”,才能有大思路、大视野、大发现。
这就要求师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要推倒传统课堂的四堵墙,校园、家庭、社会和自然,处处是课堂;师生要做中学、例子中学、活动中学、探索中学、合作互助中学;学材是自己选择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学法是不拘一格的,评价是丰富多元的。这样,学到的是美丽的语文、有价值判断的语文、有问题意识的语文、让人觉醒和终生发展的语文。
我校的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从初期的1.0版到现在的3.0版,一直在艰难地跋涉,我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也在超越和拓展。今天我们终于达成这样的共识:构建师生丰富的语文生活,是我们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追求。因此我们重视学习者的经历、变化和体验,它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