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摘 要 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特定情境的营造,实施生活化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本文就对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课堂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语文教学 生活化课堂 情境创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52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Chinese Language Life-oriented Classroom
LIU Ying
(Inner Mongolia Hulunbeir City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 Hulunbeir, Inner Mongolia 021000)
Abstract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reating a specific contex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life,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ctual student life, will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 life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ife-oriented classroom; context creation; practice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也进行了改革,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能够突破课本的局限以及课堂上的种种束缚,围绕学生们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社会生活加以教学。而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恰恰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它既能使学生们学校兴趣大大增强,同时也符合了我国二十一世纪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需求,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就思考构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实践。
1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同,特殊教育学校主要的对象是身有残疾的青少年或者儿童,特殊教育学校自身针对有缺陷的学生提供教学,通过基础教育教学,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以获得最为基本的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开发,帮助学生树立起乐观心态,使其可以正确、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并且帮助学生成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进而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以拥有自身精彩的人生。
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开展语文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看来,有兴趣的东西才有动力去学,作为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本身抽象性知识过于繁多,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它能迅速地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组织的语言和教师对于教学情感的真实投入,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化的视听教学工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调动起到很大的作用。
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真正理解语文课堂的知识并很好地掌握语文教学的实质内涵。向学生们传授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责。如果能够很好地借助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出色有效地履行教学职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们理解语文这门课程的实质并掌握其中的内涵。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教师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应用现代化科学教学技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场景,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强化起到很大的帮助。通过合理使用现代化技术、把人物与事情发生的具体经过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其中的内涵,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再运用语言的魅力,把学生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代入人物角色,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情感,同时,通过语言上的点拨,让学生明悟其中的道理。
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生活化教学中,老师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使学生们的个人情感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铺垫,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2 生活化课堂的塑造策略
2.1 巧妙的设计导入生活情境
生活化教學针对学生的不同,导入方式也多样化,一个巧妙的导入方式能够很快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投入到学习之中。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应当根据不同的课型以及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导入方式,一般来说普遍运用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1)过渡导入,就是通过对上一堂语文课程知识的总结,一方面能够对学生们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加深学习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收回到学习中,为即将进行的课程做好铺垫。(2)故事导入,就是根据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能够启发学生们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导学生们思考即将进行的课程内容。(3)音乐导入。同样是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放给学生们听,听完之后让学生们说说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即将要讲授的课程之中。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的形式,如诗词式的导入等,都能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具体的导入方式。
2.2 生活情境内容的设置
实施生活化教学,那么其情境内容势必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以便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起到铺垫作用。生活化教学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本的内容以及学生们的一些情况,创设或引入与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切身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提前了解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基础性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一些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能方便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简而言之,教学目标要切实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而不是仅仅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制定。
教学目标成功制定之后,接下来就是针对性地找生活情境材料,既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同时也可以在身边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材料。当生活情境材料收集之后,就需要对生活情境材料加以分析及整理,形成符合学生们实际情况的语文生活化教学情境,这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并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主体就是根据生活情境设计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由学生们相互讨论。生活化教学法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节目制作的过程,老师当主持人,学生们是节目的嘉宾,同时也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全程参与到活动中来。构建主义认为生活化教学不仅仅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教学的重心不在于老师身上,而是学生,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起到一个引导促进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
2.4 生活情境课程结束具有艺术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结局的完善 。一堂课程下来,一切顺顺利利,不能因为最后的结课的方式运用不当而导致不够完美。结课的艺术性就在于对整个课程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通常运用的结课方式有以下几种:(1)总结式。即语文教师通过引导简洁的语言对整堂课的内容做一个提炼,加深学生的记忆。(2)悬念式。在语文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同时预示下一节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及为下堂课作铺垫。(3)例证式。即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些与自己相关的经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在于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本文首先对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而后从巧妙的设计导入生活情境、生活情境内容的设置、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以及生活情境课程结束具有艺术性这四个方面探讨了生活化课堂的塑造策略。
参考文献
[1] 咸高军.一路花香: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成果别集[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3:22-23.
[2] 李尚生.融合教育体系中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课程建设——以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54-59.
[3] 刘俊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58-64.
[4] 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1-7.
[5] 包胡凌泰.“走进社会课堂,传承区域文化”的中职语文教改实践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5:18-21.
[6] 朱辰,边静.伊犁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