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学科的备课艺术

2015-11-11 16:02尚英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

尚英华

【摘 要】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教学中的主动权。就体育课而言,依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合理规划;学情分析;环境选择

备课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达了教师的创新思维,体现了教师全新的教学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角色意识,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下的备课观,避免传统备课中的种种不足,走出传统备课的误区,走民主型的、开放型的、研究型的、学者型的教师发展之路。

一、精通教材,合理布局规划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其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故此,我们应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三基”标准,展开实践教学,以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是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是当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或者是在担任这门课程之前,我们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进度以及课时分配进行整体规划。对所要教授的内容,做到熟谙于心。尤其是对每一节课进行设计时,更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

事实上,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得越深越透,重点就越抓越准,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因此说,深入理解教材和大纲并对所教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还应经常温习和查阅相关的体育资料,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新技術、新技能,随时注意积累收集并加以保存,以便在备课过程当中随时翻阅。

二、分析学情,注重角色互换

在备课过程中,学情分析很重要,这对教师制订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包括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已有的体育基础,预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预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这样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讲解与练习,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地选用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使学生学得高兴。让那些基础差、学习慢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促使他们跟上学习的节奏。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就要更新教学观念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给每位学生以同等的机会,带领学生体会体育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例如,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

三、结合实际,选择场地器材

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对不要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场地器材的利用和选择。

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关注学生。如学生的性别、年龄、性格、心理、兴趣等。只有对学生特点了解得越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才会越贴近越适合学生。进而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方向。上课之前,体育教师还应充分地了解学校场地的大小布局、有多少可利用的场地器材,结合实际教学合理选择和使用场地器材,以便因“材”施教。

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互相探讨、鼓励创新,久而久之地便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付诸实施。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育实效。

总之,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体育教师的备课亦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包含教师既定性的备课,也包括教师预见性的备课;不仅包括前瞻性的教学,也包括反思性的审视。在备课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备课思维进行反思、改进,才能实现备课思维范式的转换,进而带动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教学评价质量观的转变。因此,身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影响备课的各种因素,才能上好每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高国平.透视体育教师的备课情况[J].体育师友,2005(4).

[2]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OO4(6).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语文教学设计的催化剂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
“连接体问题”命题规律研究和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