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薛琴
【摘 要】当前,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水平的提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优越的硬件条件,为教师查阅数学课程资源提供了网络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手段。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教育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也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将现代先进科学的教育技术引进课堂,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就小学数学而言,由于学科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命。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整合恰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图、文、声、形、像并茂,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认识上下”时,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让学生边听边想这首歌曲的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例如,如何理解应用题的结构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难点。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又如,在教学量角和画角时,由于学生空间观念还没有形成,很难掌握量角器的摆放方法,因而不能正确的量角和画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屏幕上认识量角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见量角器的每一小格,每一条刻度线,内外圈刻度。比使用教具演示更清晰,更直观,从而正确认识量角器,为量角和画角做准备。量角和画角时,动态的显示量角器的摆放方法,变换不同角度摆放量角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在视频台上量角和画角,展示学习效果。这样,教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三者相互交流,突破了量角画角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科学使用,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简单问题。
三、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教材建立了探索性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重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愿意学数学。选材上吸纳了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和有启发性的情景和事物,让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问题探索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发展不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数学活动,设置了“做一做”、“说一说”、“你知道吗?”、“问题讨论”、“数学游戏”、“生活中的数学”等学习模块。教师把这些制作成Flash课件,通过必答和抢答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养成交流、研讨的习惯,学会表达思维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教师在讲课的最后环节利用PPT课件展示给学生相关信息,为学生补充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水平做自己喜欢的题目。这种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程资源,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以张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算理,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我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大屏幕先出示4捆零5根小棒表示45,再出示3捆零9根小棒表示39,整捆与整捆对齐,单根与单根对齐,接下来演示把10根单根的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通过电脑操作演示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经历了算理的形成过程,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又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花时间较多。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学具充分操作、剪拼后,我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等分、32等分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的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的概念,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经历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传输的有效载体,是更新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红侠.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2]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3]周蓉,马乃骥.信息技术——数学课堂隐形的翅膀[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4]王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2012(09)
[5]熊诗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催化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
[6]郭林茹.浅谈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教学[J].青春岁月.2011(24)
[7]刘爱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
[8]昌敬彪.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吉林农业.2011(08)
[9]沈燕.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6)
[10]李发华.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认识[J].教育革新.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