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平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由此可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是说给别人听,还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还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因而,语文教学应该从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入手,进而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以便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那么,应当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语境,训练语言感知能力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词原来的意义已发生转化、得到引申,或被赋予新的意义,要准确地把握这些词的含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文中人物的性格、心态等。
这些词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是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写自己对父亲的愧疚之情时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与“哦,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结合课文背景思考:在那“祸不单行”的日子里,我无疑成了父亲的全部希望,他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因此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 反而却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实在是作者不懂事,不理解父爱的深沉。可见,“聪明”一词在这里反语,其中饱含着讽刺意味。贬义褒用也是如此。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现代汉语词典》对“高傲” 的释义是“骄傲自大”。 如果用这个常义去解释,就与作者本义大相径庭。文章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是赞美海燕的敏捷、矫健的雄姿,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藐视一切黑暗势力、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这里应理解为“无畏、自豪”。 魏巍写我的老师假愠真爱:“……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观察,她爱我们”。 “狡猾”的本义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而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老师爱学生,这回是似乎要打,但教鞭只是轻轻敲在石板边上,“狡猾”的我立即明白老师的心意,这就表现了我的细心,善于观察,因而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狡猾”一词把我的动作、心理、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分析修饰语,体会语言的严密、生动性
在说明文和议认文中,恰当的修饰语,能体现出说明语言的严密性。“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如果将修饰语“在当时”去掉,其句意就变为:这座石拱桥现在还可以算是世界上最长的。这就显然不符合事实,作者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是指当时。进行这种训练的方法是:假设删去修饰语,将删去修饰语前后的句意进行比较,看删去后的句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通过分析修饰语,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在文学作品中,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析考虑:如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在向船长打听到卖牡蛎的衣衫褴褛的老年水手就是于勒叔叔时,“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早已煞白两眼呆直,”中的“早已”一词万不可去,因为它极其传神地描绘出菲利普发财梦破灭后的失望、沮丧、恐慌、张皇的神情。如果将这个修饰语去掉,人物的性格表现就不那么鲜明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就不那么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了。分析这类修饰语的方法是:假设删去修饰语,把删去修饰语前后的句意进行比较,看删去后的句意是否能体现作者的创作动机,是否能突出主题。
文中的修饰语是不能随便去掉的,通过对修饰语的分析,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辨析同义词,体会语言的准确、贴切性
优秀作品的语言是经过反复锤炼的,是无法用其它语言替代的。典型的例子有“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中学语文教材中也不泛其例,如毛泽东主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的“横渡”能否改为“渡过”?进行同义词辨析可发现,“横渡” 是这篇新闻的“文眼”,一个“横”字境界全出,很形象地展示出百万雄师那种昂扬的斗志、浩大的声势、磅礴的气势,顽强拼搏,锐不可当豪迈气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渡过”则无此意。通过同义词的比较,我们更能体会到语言的准确、贴切。这是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结合人物身份、性格、事态的发展规律来辨析。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面对短衣帮的嘲笑“排出九文大钱”和最后一次“用手走来”时“从破衣服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前一句中的“排”字,极其精当,既表现出自己分文不少,守规矩,又体现出对别人的嘲笑若无其事,得意炫耀的穷酸相栩栩如生;后一句的“摸”字则与前面的“排”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孔乙己已到了穷途末路,不复聊生的境地。
总而言之,通过辨别、比较、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辨析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典范性语言,提高学生准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通过上述几种不同途径,我们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语言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学好语文的具体方法。他们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在平时的阅读、写作过程中就会自觉运用起来,从而真正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叶老所说的“不需要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