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有效课堂,让学生热爱数学

2015-09-10 07:22:44廖柳枝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情境创设教学评价

廖柳枝

摘 要: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收获的特殊场所,双方都要做出努力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创建有效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情境创设 课堂提问 教学评价 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新颖奇特的问题情境创设,愉悦式的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总之,新课程改革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我们在听课时(包括自己教学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调动下似乎“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最终学生单独面对数学问题时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是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等已经改变,但盲目跟风,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忽略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何把《标准》中的“有效”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提高数学教师学科素养和数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这么多年来,很多小学生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课堂上教师讲得多、演得多,一节课下来学生很难有生动有趣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事实上,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重塑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实现这一基本理念的基本前提之一。这一点,广大数学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尤为重要,教师是主要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利用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中获取的新知识、新信息,补充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过时的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领会现代数学的思想,关注现代数学的发展,才能比较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要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始终肩负着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营造出对学生有益的情感氛围,要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准确捕捉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症结所在,启动策略引导。要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意味着对教师的素养要求更高。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三个有效”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切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境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泼。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着不同的弊端,如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过分依赖课件,过于追求形式化等。一位教师在上一年级“看图解决问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准备去沙阳乐园玩,想去吗?(点击出示“沙阳乐园“的场景)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活动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1:乐园的人好多啊!

生2:乐园的草地上开着很多美丽的花。

生3:我最爱玩碰碰车。

……

十分钟过去了,只见学生有的站着,有的笑着,有的在欢呼……还是没有进入主题,仍不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有两个小朋友在下课时,冲上讲台问老师:“什么时候去沙阳乐园玩啊?”老师回答:“没去,是为了上课才这样说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学生失望的表情。表面上看,教师创设了符合一年级小朋友认知和心理特征的情境,学生是动起来了,主体作用是得到了发挥,但仔细观察,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并没有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益很少,直到活动结束,学生并未真正进入数学情境中,这节课的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学习”,如果总用这种为了形式的方法,渐渐的,就会失信于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切要从现实出发,才会更有意义,这是衡量一个情境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

2.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这种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设计触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

《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难点是一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也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关键,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然后提问:“你发现了吗?在刚才图形的变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一问题立即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把本节课的难点有效进行了分解,在本节课的关键点:用剪拼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提出:“你是沿什么剪开的?为什么沿着高剪?沿哪条高剪呢?”这系列问题凸显了转化的核心,完善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教学重、难点处精心设计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发学生有效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建立模型。

3.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态度。

《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现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又离题较远时,尽量避免用讽刺性的语言,也不要无情地让学生坐下,要善于观察课堂,敏锐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评价。听过一节二年级“可能性”的课,一个外校的教师到本校上课,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地球每天都在自转(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下列现象)。农村的孩子对于地理知识了解得较少,只有一个被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学习有障碍的孩子举了手,而新老师并不知情,叫了他。我们在下面听课的老师都在担心着,只听他用不太流利的语言有些害羞地说:“地球是每天都在自转。”他一说完,也不等老师评价,下面的同学就笑开了,有的说:“老师,他很笨。”而老师让学生安静,继续问:“你怎么知道的啊?”他说:“从电视的科教频道上看的,我还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他在老师的引导下,用上“一定”重说了一遍,老师故作惊叹状,向他竖大拇指:“你太棒啦!了解的真多啊!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这样激励性而又及时的评价,自然流露出教师对学生强项智能的肯定和赏识。我相信这个学生在获得教师对他的极富个性的评价后,会获得有利于学习的快乐和兴奋,真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路很长也很艰辛,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情境创设教学评价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12:23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9:28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3:32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