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的指导策略

2015-09-10 09:51:11丁雪玲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闪光点小朋友差异

丁雪玲

“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幼儿园工作规程》里规定的幼教工作原则之一,而且是《幼儿园指导纲要》的要求,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满足和成功。

一、了解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就儿童而言,年龄越小,差异就越大。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进去,并且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

(一)需求上的差异

1.好奇心——对新鲜事物的需求

大部分幼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索周围事物和获得新体验。如有的幼儿对许多新鲜事物都很新奇的,什么都想看看、摸摸,而且经常问“为什么”、“这是什么”等;而有的孩子则不然,对于没见过的事物表现得较冷漠,对新鲜事物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

2.活泼好动——对活动的需求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幼儿在活动量的需求上却有很大差异。有的幼儿整天跑跑跳跳,坐立不住,但见多识广,而有的幼儿比较文静,喜欢安静的活动。

3.成人的关爱——对安全感的需求

有的幼儿,对教师的直接批评并不在意,而有的幼儿,即使是间接的、不明显的批评,也能敏感察觉;有的幼儿只要教师的一个目光,就能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有的幼儿需要用语言或抚摩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发展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儿童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

1.发展方向的差异

幼儿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就会在那些方面表现出发展的优势。如有的幼儿善于与同伴相处,而有的幼儿则搞不好和同伴的关系;有的幼儿对颜色有很强的敏感性,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和发展优势;而有的幼儿对建构活动很有兴趣,表现出对建构活动的发展优势。所以教师应该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各种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使之自由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根据幼儿的操作行为,给予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发展起点的差异

幼儿在学习某种新经验时,原有经验起始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水平。如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小朋友画小鱼,有的幼儿看完老师的示范后就学会画小鱼,而有的幼儿要反复练习许多遍才能掌画小鱼方法,还有的幼儿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才能完成作业。因此,教师不能以心目中最高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孩子,而是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评价。

3.发展水平的差异

儿童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其发展方向、起点、速度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幼儿学习任何一种新经验,即使教师提供相同的材料,用同样的方式影响所有孩子,他们达到的发展水平也不可能相同,有时差异很大。如在手工活动捏萝卜时,有的小朋友只捏出萝卜的形状、有的捏出形状后还捏出萝卜叶子,有的还在萝卜叶子上刻上叶纹……

二、接纳并引导幼儿的个体差异

(一)寻找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很明显,而有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很少,也很明显。教师要努力寻求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是教育的生长点,也是可以促使幼儿成功,建立自信,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关键。例如,我们班有个叫忆豪的小朋友,平时总发现他很静,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所以我特别关注他,总是有意和他交谈。在几次区角游戏时,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玩完玩具后都随便乱扔就跑开了,只有忆豪小朋友很积极地收拾玩具。在早谈的时候我表扬了他,这时,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渐渐地,也有很多小朋友会主动找他玩。现在忆豪小朋友更积极,逐渐学会找小朋友玩了。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闪光点少的幼儿,不断寻求,挖掘这样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增多,使幼儿形成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引导和评价个体差异

1.因人而异的引导

在判断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幼儿的认识水平给予适合其水平的指导。一个重要原则是越少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如指导幼儿玩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注意引导幼儿在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扮演有利于自己受教育的角色,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学习辨别是非、了解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

2.因人而异的评价

教师要接纳和支持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接纳他们不同于同伴的行为方式和需求,引导他们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特殊要求要适当满足,允许他们与众不同。如开学初我班的俊源小朋友由于陌生,午睡时要老师拍着才能睡着;佳雯小朋友吃饭时要老师在一旁鼓励她,她才能把饭吃下去……

同样,教师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看到和鼓励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改变应从教师开始,以不断寻求适宜幼儿的教育方法。总之,我们必须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更细致地了解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差异,因人施教,将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华爱华,虞永平.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幼儿园工作规程.

猜你喜欢
闪光点小朋友差异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找句子差异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04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小朋友们都哭了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孩子(2016年7期)2016-07-11 19:26:40
Let’s DIY Poster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