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波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常州213164)
现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客等新媒介手段和新技术平台正在对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造成更多的影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与彼此的沟通模式也因此面临着转型升级与重塑再造的迫切要求。
这种新的要求和变化也对高校的德育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者们应该尽快地转变德育模式,在微时代的大潮中重塑我们的德育教育观,重新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微德育”模式来。
(一)从德育工作理念上讲,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与学”的简单对应模式向以微媒介为载体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
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
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
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
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
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
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微时代的微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发展迅猛。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都要以积极的姿态从容面对,尽早熟悉,及时掌握并合理运用到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去,也唯有如此,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够成功转型,重塑再造!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Z].2004-10-15.
[2]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5-132.
[3]张志坚,许劭艺.职业自觉:德育机制创新与职业素质提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4-102.
[4]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7-191.
[5]刘新跃.高校德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115-132.
[6]李小鲁等.学校德育的创新发展:以广东为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205-214.
[7]孙其华.德育新视野丛书: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德育教育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