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浦佩华
高中学生基本拥有了判断能力,但是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原因受到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并且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实现深化和总结。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第一个要求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学生在这个环境里往往会受到类似于社会上的不平等对待。比如学生之间的攀比、歧视、嘲笑等,对学生的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班主任也没有公平地对待这些长期受到“欺负”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的道德修养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在学校中不能受到公平的对待,班主任也没有平等的对待,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在班主任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对待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比较怯懦的学生要鼓励和引导,让这些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生活和学习;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要有耐心地引导,帮助这些学生重拾信心,在找到问题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碍;对于优等生和差等生在活动参与、观点发表上要平等对待,让学生看到班主任的平等态度,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尊敬,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施。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上课的时间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列出系统的工作细节,与任课老师实现合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和掌握,找到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在与任课教师的合作研究中,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细节和计划安排讲解给任课老师,听取任课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自己工作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在合作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介绍给任课教师,希望任课教师帮助自己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比如说,鼓励学生对于任课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论和说明,同时给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优点,任课教师在班主任工作的安排之下,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实现小范围的监督和纠正,任课教师给班主任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这样班主任就调节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同时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实现了对于学生德育工作全天候的开展。
前面已经讲过,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在逐渐的成长过程中,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领导已经成了重要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那么学生领导是对学生生活学习状况理解最深刻的人,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施中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学生领导主要是指班长、管理委员、体育委员、学习委员等,这些学生领导都是学生自己选举出来的,所以有一定的威信,在协助班主任对于学生学生状况的把握、上课情况的监督、生活方面的控制都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将自己德育工作中监督管理学生德育的部分教给学生领导来实施,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德育监督工作的执行。注意,选择的学生领导必须是品学兼优,有管理才能的学生领导,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状况,班主任一定要有心里的掌控和把握,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开展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最好是通过谈话来进行教育。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强烈的自尊心,如果在众人面前对高中生进行教育,学生会觉得没有面子,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所以谈话教育是最恰当的方式。班主任在谈话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和缺点,还是鼓励引导学生的自信心,都必须让学生从心理意识层面上认可班主任所讲的道理,这样学生才会付诸于行动,班主任的谈话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践上。谈话教育并不是对于学生错误的放任和批评,而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对事件和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在改正的过程中真正实现道德修养的提高。在谈话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开始谈话,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班主任的谈话,只有与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在谈话中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才能实现谈话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对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分析,对于如何开展德育工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于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施有所帮助。
[1]傅俊玉.感悟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4(66)
[2]杨小兵.谈谈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J].读写算.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