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钦
语文是思想表达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平常的话叫做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语言是在人类祖先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创造了语言文字,并产生了语文教育,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并创造新的生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要求,意在打破语文与生活间的“屏障”,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在语文学习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用语文去提升生活。
那么,如何引导聋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磨砺人生呢?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做了以下的探索。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性”,又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可见语言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它表达的内容——思想。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假如语文离开社会生活这个载体,那么它的思想性就属于无源之水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社会生活对精神世界的激发作用,为语文能力的发展铺设一个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情感源泉,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有活力的知识,情操得以真正的陶冶。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地呈现出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导入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其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在《爬山虎的脚》教学中,课伊始,教师首先与学生交流:“我们学校的东墙边爬满了爬山虎,在屋顶上占了满满一大片。你们对它有过观察吗?说说看。”引起学生回忆,书本联系生活实际,在可观可感的生活情景下去理解文本。再如在《繁星》一课教学中,“密密麻麻的星”“半明半昧的星”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感官特点的词汇,也只有在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让聋生走近那“寂静的、如梦如幻的星夜”,感受星光的温暖。此外,课堂解疑是教学展开的主要环节。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自主质疑,都应体现生活化的特点。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真实亲切可理解。如《高大的皂荚树》一课中,“皂荚树啊,你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启示”是教学中心所在。对于它的理解,若就这么整体出现,聋生自是不知所云。不妨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皂荚树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你是从哪体会到的?”这样,细化了学习要求,更易于发展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进而领会皂荚树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教学难点因生活化、贴近学生经验的提高而悄然解决了。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课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课本所反映的人或事物远离聋生生活实际,以聋生贫乏的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激起其情感体验,走近文本,感悟文本。如《捞铁牛》一课教学中,时代的久远,知识的抽象,使得整篇课文的学习步步艰难。对此,我们惟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制作课件,模拟文中情景,以一幅幅生活化的两面出现在聋生面前,让其了解“捞”的过程,体会古代人物的聪明智慧。又如《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这对于聋生来说,简直是难中之难。因为他们的观察多为片面的,根本无法将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这样,惟有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观察火烧云,将将其美景一一拍下,制成课件,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充分观察、描绘,从而理解课文,感叹大自然之美。同时,教学中也有一些教材内容虽不是反映生活场景,但其通俗易懂,面对这样的课文不妨放手让学生去自我体验,让其演一演其中的情节,以达到学习新知识并接受思想教育的目的。如《群鸟学艺》的课本剧表演,《晨读》的情境表演等。这些生活情景的创造再现,使得聋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想象力得以飞扬,极大地促进了对语文文本的理解,知识的传授、语言的发展如虎添翼。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层面。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使聋生能借助文本得以更大的发展,教学往往不满足于“蜻蜓点水”,而追求其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让其在语文学习中去磨砺人生、演绎人生。这是一种更高的语文教学要求,需要更巧、更妙的教学设计。如《凡卡》一课教学后,组织了“讨论会——凡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让聋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体会现代社会生活的幸福,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快乐面对生活。再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进行相似的仿写练习薄《假如给我三天……》述说自己最渴望、最向往的人生,从而引导聋生正确面对人生,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通过这些“议一议”“练一练”,学生的语文学习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文如人生,学习已融入到了生活中,渗透到了聋生的骨髓中。
“好生活就是好教育”,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处处皆学问。作为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于生活实际,学会生活、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应“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聋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现今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本。对于寄宿在校的聋生来说,学校是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校园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其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作为聋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比如,让低年级的聋生在教室内为各种设备贴上标签,以认识各种简单的生活词汇。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不知道的词语及简单的句子,丰富其语言积累,也大大地促进了语文课本的学习,甚至超越了教科书的学习范围,为其今后的段落篇章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利用班级日常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设计主题队会讲话稿、“每日新闻一报”“每月班级工作总结”等,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再如充分利用学校、教室宣传栏,推荐学生学习优秀的文章,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维训练,让语文学习进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教师,在这里,儿童也能获得很多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注重聋生家庭作业的巧妙设置。如每两周一次的“家庭活动大展示”,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参加某项活动,并指导孩子进行活动记录,或者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实践,如制作琥珀、学习煮饭等,以增进情感交流,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在学习完《家乡变了》、《我爱故乡的杨梅》等文章后,要求家长指导学生进行家乡的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撰写文章介绍自己家乡的前后变化及家乡的特色产品,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在这种形式开放的学习活动中,最能发展聋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社会是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学生、家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首先要挖掘和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生活中大到家乡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每日新闻报道,小到菜场、公园等都是很好的文化教育资源。其次要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比如在学习完《大自然警号长鸣》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活动;学生认识一些蔬菜、水果词汇后,要求他们走进菜场,观察学习更多的知识。再者是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普通学校的手拉手联谊活动,让他们在书信交流与对面谈话中运用自己储备的语文知识,并进一步发展语文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生活给了语文发展的最大空间。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学习“需要生活的教育,也为生活而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和方法,它将我们现行的教材中的语文问题还原为聋生生活实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独特的灵气与活力,促进聋生的语文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使聋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