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娟
长期以来,教师在《背影》教学中重视“怎么教”,即侧重于教学方法有新意有特色,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探究,即“教什么”。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要立足文本,重读《背影》,才能探索《背影》的深层意蕴。
在阅读《背影》文本时,往往会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不相见”意味着什么?是不能见、不愿见、不必见还是不敢见?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不是别的?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那年冬天”是哪一年?“父亲的差使”是什么?为什么交卸了?“祸不单行”是什么意思?
3.“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亏了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里如此贫穷,父亲将能卖的都卖了,为什么还有紫毛大衣给儿子?紫毛大衣在当时到底值不值钱?
4.文章中父亲送儿子去北京读书这件事发生在1917 年,这篇文章写于1925 年,为何时隔八年才写这篇文章?
季羡林先生说:“要想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为了剖析这篇文章背后的真相,我们试着从文化背景中探寻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
1.父子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曾经对父亲不以为是的态度,如文中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时,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再如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时,心里暗笑他的迂。“不以为是”的原因是什么?父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
1915 年,朱自清父亲包办了朱自清的婚姻,父子之间产生间隙。1916 年,朱自清上北大后擅自改名,父亲很生气。1917 年,父亲因纳小妾而失业,祖母被气死,家庭经济陷入困顿。1921 年,朱自清回家乡扬州八中做教务主任,任职期间,其父凭借与校长的私交,将其工资私自扣留,父子之间矛盾激化,朱自清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1922 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父子间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 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去之期不晚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的写作。1928 年,朱自清父亲读到了《背影》。父子间冷战结束。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1917 年,朱自清在北大读书,他加入的新潮社高举“伦理革命”的旗帜,抨击一切“纲常名教”痛斥封建家庭为万恶之源。而其父是封建教育熏陶下的传统家长,具有老式父亲的专制、包办色彩。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和一个封建制大家长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2.文本中所涉及的感情线索
这是一篇记实散文,散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可在这篇文章中读者们却忽视了作者“我”的情感,或者只看到“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那么“我”的情感仅此而已吗?
据传记材料表明,朱自清的父亲原是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这算得上一个肥差,但是当时民国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工作人员不得纳小妾,否则一律开除。而朱自清父亲就是因纳小妾导致家庭失和,家境大不如前。在这种状况下,朱自清回到家中见到父亲,心中有何感想,值得我们深思。父亲送作者去车站那一段,作者对父亲是充满不屑的,但又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看在眼里,家里已经穷困潦倒,父亲却将紫毛大衣给“我”抵御寒冷,在当时一件紫毛大衣值八十多个大洋,而一个工人月薪也不过一个半大洋,在家庭如此困难的时候,父亲却将如此珍贵的大衣给儿子御寒,由此可见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但此时的作者并没有被父亲的行为所感动。直到父亲去过铁道买橘子时,作者看着父亲蹒跚的样子,落下泪来,此时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已然发生变化。而文章最后交代了父亲与儿子多年的冷战因为父亲的的一封信终于化解了,作者此时对父亲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由此可见,文章的线索应是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变化。这才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真正想表达的,而非只是表层的父爱,读者在阅读中之所以被父亲感动,可能并不是被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或许是在阅读中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感动来自自己的生活与记忆,这是读者们走入误区的原因之一。
重读《背影》,让我们对文章有了全新认识,也让我们意识到立足文本对于正确解读教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