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菲
备课要理解“精神三变”:从骆驼变为狮子,直至成为婴儿。“骆驼”即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意味着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代表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至理名言。然而,我们不少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片面地理解为阅读教参和各种教案,丝毫没有让自己潜下心来,沉入词句,涵咏文本,去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叶圣陶曾告诫老师“教参是鸦片”,它会导致我们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滋生了思维的惰性。在自己的教学中,也经常遇到由于解读文本不充分而出现尴尬的事,或许我们可以用“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你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来搪塞,借助这些所谓的教学机智,久之或许就成为我们为不去细读文本,找到了借口。
在观摩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后,我更加坚信了文本一定要细读。这位老师在执教《埃及的金字塔》时,紧扣“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来展开教学。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读文章第3 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精巧。在学生交流的这一环节中,一位学生认为从“10 万人”、“30 年”体会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学生回答后,老师立即引导,“‘10 万人’、‘30 年’说明这工程量多大啊!现在你认为这写的是精巧还是宏伟?”可这位学生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样儿:“我还是认为写的是精巧。”老师也许没想到学生如此冥顽不灵,一时语塞。在沉寂了5 秒后,才挥手让学生坐下。跳过此环节,继续教学。“10 万人”、“30 年”其实说是精巧,也未尝不可,这么多人干了这么长的时间,慢工出细活。我想,这也许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这败笔源于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过度迷信教参。
一周之后,在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时,看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校长刊登在杂志上的《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实录,黄校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带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走进文本,又能跳出文本之外。
“10 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 年时间。”黄校长是这样处理的:
在学生朗读后,想象描述: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在烈烈炎日之下,许多奴隶光着膀子,奋力抬起沉重的石块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奴隶在骄阳下奋力负重前行的艰难场面。旁边的监工不时挥舞着鞭子朝他们抽去。
生3:一群奴隶汗流浃背,即使如此,依然在抬着石头朝目的地走去。
师:真是不幸!(走近学生,现场采访)这位小伙子,看你一脸沉重的的样子,难道你不愿意来建金字塔?
生:谁愿意啊,可若是不来,就要活活被打死,在这里,迟早会累死的。
师:老人家,您看,您的胡子都白了,为什么到这里来啊?
生:没办法啊,儿子在工地上累死了,我只得继续来凑数。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也许会创造人间奇迹,为什么还一脸不高兴吗?
生:那是法老的奇迹,跟我们无关,我们只要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
师总结:金字塔值得赞叹的是人民的智慧,值得哀叹的是——人民的不幸!
老师的解读突破了唯书、唯上的束缚,充分凸显了教材解读的主题意识,学生语言解读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0 万人”“30 年”,简简单单的两个数字给两位老师带来的是冷场的尴尬、别样的精彩,其实取决于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老师,不能够简单地按照教师参考用书来设计教学,以求暂时的稳妥;不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而无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生活体验。我们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思考,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能读出文章的文眼,能思考出自己教学的文眼,读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学生站在一样的高度去思学生所思,解答他们的疑惑,感受他们的感受,快乐他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