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英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真正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学习“生产力”。最实用的做法就是从“少教多学”做起,让学生行动起来,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特征;少教多学;实施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内容,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以教材内容为专题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学生必须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
一、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是要求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综合性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结合,主张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跨领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融听说读写活动为一体。
三、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参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四、合作性
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思想碰撞。
所以,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应该在实施过程中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少教”是一种精教,前提是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敏锐的关注,“多学”意味着学生的全员、全程参与和深度参与。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拨总结。
综合性学习主旨是还给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学习的活力,所以一开始选题时,就应体现学生自主的特点。但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美,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此时如果教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的追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那么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只能流于形式。教科书提供了一些活动主题和情境,是为了起示范和引导的作用,绝不可不顾当地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状况。如教材安排的主题内容《关注我们的社区》,对于农村中学的孩子就不合适,教师和学生要对预定课程方案积极理智地改造,自主地开发一些学习资源。选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验证不可少,最终选题的内容既要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应是切实可行的、有益的。
综合性学习提倡学生整体参与,让不同的个体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织小组时,如果忽略了同学的个性与层次,有些同学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有的甚至袖手旁观,什么事也不干,所以从组织到具体的管理指导,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
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某些课题,还需进一步细化,对教材的某些方案做必要的变通,关注并尽可能的参加具体的实践,整体实施的效果要理想的多。如《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安排全体学生搜集几则相关黄河的知识、黄河有关的歌曲乐曲、描写黄河的诗文名句及成语俗语、讲述黄河的故事;再根据学生特长,让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度准备展示:有的同学爱好历史,可深入探索与黄河沿岸的古代战争、战场,有的爱好唱歌(朗诵),就侧重准备演唱歌曲(诗文);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后,学生以讲述、演唱、朗诵及制作PPT等特长展示成果。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采取那些措施保护黄河”,各小组经过提炼总结后在全班展示,待发现学生有了感触和深思后,布置每位学生设计两则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这样,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全程给予督导,自主地吸收、发现和探索,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主动控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对综合性学习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技巧的指导也是必须的。例如查找资料时,很多学生宽泛地不着边际地查找,有的根本没有什么学习价值。布置时,让学生了解查找哪些相关的资料?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再明确要所查找的资料是干什么用的?通过哪些途径去查找?从哪些地方查?除了网络、书籍和其它媒体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料。如何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以及如何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何开展调查访问;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需要教师做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