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月
【摘要】职业教育必须实现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素质本位是职业院校学生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适应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以及在本专业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由于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型人才”为办学目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又有其自身特点。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本位;认识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由分化为主的知识量倍增发展为以综合素质为主的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这一全球化变革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新时代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责任感、信誉感、职业个性、人格以及创新、创造的风格与特长的发展。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强调21世纪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应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并提出了“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概念。它指出,要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这一预言实际上指出了以能力为本位向素质为本位的转变。
一、职业教育中素质的构成
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它的构成可分解为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其中品质素质包括:从事专业工作所必备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等。知识素质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等。能力素质包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审美素质包括:基本爱好和兴趣以及个性特点,本专业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心理素质包括: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专业工作态度与能力,在专业工作中敢于创业的精神与个性等。
这些因素是一个职业学校毕业生走向社会、从事一项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素质结构。用素质观来考量现在的职业教育,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基本的职业个性倾向和职业道德等因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相适应的规则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感、事业心等被忽视。在缺乏这些素质时,个人能力再强,也没多大用场。另一方面是现在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创业精神薄弱,创造能力缺乏。他们往往喜欢选择待遇丰厚的职业,而不敢在职业和专业的“荒地”上去创业、开拓、发展新的路径,在专业、职业变换面前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出现这些不足或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健全。所以,建立完整的学生素质结构对于职业教育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二、素质本位高职教育的特征
1.素质本位高职教育应实现知识素质和品质素质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它强调用科学的知识体系来武装学生,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品德;同时,又重视学生品质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理解与沟通,用先进的中外文化来武装和陶冶学生,使学生成为文明、进步、高尚、幸福的人。
从事服装专业基础教育以来,笔者在学校以及下企业中的调查表明,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中,用人单位最看重人品,主要是诚信品质、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特别是高职学生面临的可能是企业中的技术型和管理型岗位。从现在企业用人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普遍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人文精神看起来与专业工作的需要似乎不那么直接相关,但大量成功的典型事例证明,支撑一个人在职业、专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往往是品质素质。所以,以素质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把知识素质和品质素质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有更为全面、坚实的基础。
2.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还应兼顾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在素质结构中,既强调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等,又强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使其学以致用,适应工作需要。与此同时,还强调适应职业变化、专业更换、工作流动的能力,在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把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起来的职业教育,弥补了现实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性过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较差的缺陷。
3.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应实现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由于强调了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它强调班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通过集体教学促使全班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进程和速度;通过个别教学保证学生差异性的发展,使好的更好,差的迎头赶上,保证学生个性品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独创能力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三、素质本位高职教育的教学
1.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础。有了知识和能力,人就会适应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否则,将无法生存,也将一无所成。特别是高职教育中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项技术、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如果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无所事事,成为庸才。所以在强调素质本位的同时,还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有能之才。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知识才能,而缺乏职业道德,同样也将一无所成。因此,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使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将来积极努力地干好自己的专业工作;其次,要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同学、同事等,对他们有礼有节,关心他们的一切,和他们搞好关系,力争取得他们对自己学习、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再次,要使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3.加强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成败面前“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如一地干好工作,取得成绩。个性品质(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动机、理想、情感、意志等)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容易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无数英雄模范人物的先例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彰显个人价值的重要条件,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地发明创造,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生价值。否则,将会一生平平,无所作为。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素质本位的重要性。
构建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全新课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将是高职校追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社宇.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46-49
[2]项玲.浅谈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J].青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唐启金.解读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长沙大学学报,2005(3)
[4]吕可红.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5]苏忠典.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