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
【摘要】随着学校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已经逐渐普及到小学教育中,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探析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学 计算机教学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1-02
小学阶段是是学生人生中比较初级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和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也是学生独立创新意识和能力萌芽形成的的观众要使其,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生活、学习和个人未来发展。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落脚点。
一、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计算机学科未来发展的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论是娱乐、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计算机学科的未来发展一片光明,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从计算机学科的长远发展考虑的,为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创新能力是学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个学科教学中都要注重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学科之一,有义务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
在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能够使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在计算机学习中,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创新来解决问题并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
二、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主要来源,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对小学生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小学生的兴趣点为依据设计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科学的采用游戏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和猜测,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学科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死记住各种知识,而是要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对科学的本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个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老师、专家等进行大胆质疑,勇于突破定势思维的局限,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对事件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和处理,也可以在教学中设计逆向思维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创造能力培养氛围,为学生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
(三)及时的更新课程
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老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将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教材淘汰掉,选用的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时代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进行,一是,合理的运用网络资源,积极的关注计算机知识的发展状态,将计算机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二是,教师要从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出发,请专业人员来更新计算机教材。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教学资源,比如学校的图书馆、校园网等,使学生有条件查询相关知识,补充课堂知识,在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综上所知,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本校的特殊情况,采用上述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特点注意,计算机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它比较灵活多样,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的使用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去主动、积极的探索创造。
参考文献:
[1]朱玺.探索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
[2]王中奇.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