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身意识是指能够自觉的进行适当的、适度的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增强自身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以及强化个人品格的目的的一种自我引导意识。在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大多为16岁左右的青年人,是正在快速成长的一代人,因此,对于他们的健身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身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健身意识;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将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成为当下人们的重点追求目標。因此,体育课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建立健身意识重要途径之一。
一、中职学校学生健身意识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中,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及建立终身健身的积极意识,对所有的中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阶段中,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导以及传授,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对于健身意识的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拓展学生们的参与意识,是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逐步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的重要手段。
二、中职学校学生健身意识培养的方法
1.加强健身意识的灌输
健身意识是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学里,体育教师们为学生们传输的理论教学,包括基本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健康意识的讲解以及传授,都对培养学生们的健康意识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所有中职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先做到良好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才能够逐步的形成一种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学生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为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提供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2.实施多样化教学
拓展训练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提高拓展训练的实施效果,首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参加拓展训练的兴趣。在传统中等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或者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培养健康的健身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体体能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尽量迎合学生的特点,营造多样性、趣味性的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大大提高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健身意识的深刻理解。满足学生们的身体锻炼的需要,保障每一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身体素质练习。例如,在拓展训练中,可以通过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参加到训练中来,根据每个项目的比赛结果为每个小组进行积分:第一名记三分、第二名记两分、第三名记一分。最后将每个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所得的分数相加起来,总和为该小组的最后得分。同时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评比,根据分数的高低评比出“本周优胜小组”,并且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方法在对于提高体育知识的讲解和健身意识的培养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将多媒体软件技术引入到体育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体育知识以及相关教学,形式新颖、简便易懂。将多媒体教学与体育知识相结合,多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体育比赛影视录像,使得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受到熏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课堂中拓展培训的热爱,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的培养。
3.加强师资培训,树立教师的健身意识观念
教师是每一门课程的中心和灵魂。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师资培训,使得教师们首先养成正确的健身意识,积极接受和学习新鲜的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跟得上教育发展大部队的脚步。树立了正确的意识之后,在对教师进行相关体能训练的培训。这样,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体育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与体育教学健身意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的拓展训练。
在我国中职学校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们的健身意识已经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们树立健身意识、引导学生们建立终身体育观念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高广庆.论中职学校学什健身意识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13,(3):15-16
[2]庞德.对中职学校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2,(15):11-12
[3]胡晓.中职学校教师体育健身的运行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2014,(10):22-23
作者简介:
黄家庆(1982~),男,籍贯:广西,工作单位: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