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季红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结合了网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基于此,阐述混合式教学的支撑理念,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153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新兴在线网络教学方式的强烈冲击。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虽然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师生可以便捷地在线交流、网络课程及光盘课件界面交互性强等特有优点,如果没有教师课堂授课讲解,缺乏教师指引、帮助与监督,学生真实学习效果与理论预期效果差距巨大。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渗透学习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 理论基础
1.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是认知主义发展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在其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概括:“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可指网络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仅可以通过听课获取,学习者还可以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设定的语境下,借助别人(可能是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构成的网络资料库以及上网浏览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1]学习的结果,不仅是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本能的反应,而是认知图式在头脑中的重建;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简答地传播灌输知识。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在学习者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基础上形成的;语境的帮助使得语言输入被学习者理解。”[2]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网络资料库和课程汲取文化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其查找、整合信息、提炼观点等实践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为现代信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学习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罗杰斯(Rogers)认为:教育应以“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自我概念”的发展。在代表作《一种存在的方式》一书中,罗杰斯系统解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含义,即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让学生完成自己单独或与人协同制订的学习方案,并做出学习评估[3]。人本主义学习观把认识定义为: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学习是实现个体潜能、个性、价值和自我表现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教学环境软件和硬件的更新完善,各种符合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共存与整合就能实现。CanningWilson在一次调查问卷中指出:“包含丰富视觉信息的多媒体材料都可以对语言学习者产生促进与帮助,包括数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4]优秀、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能够创设特定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使已有的认知获得发展和再建。
目前这种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学生单独完成的自主学习模式(autonomic learning);(2)学习伙伴间进行的合作学习模式(Collabora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3)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Electronic online Learning);(4)混合学习模式( Blending Learning)。
何克抗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集中传统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监控、启发的主导作用, 同时又能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意识。”[5]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制定学习内容与进度计划,师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讨论交流,作业检查。
三、实证研究
根据前述的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笔者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中进一步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
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英语课程2014级本科班。在同一学年中选择两个初态(性别比例、生源、总体人数、入学分级考试成绩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基本相同的班,分别设定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校园网混合型教学模式,对照班则沿用在课堂环境下教师讲授的传统形式。然后比较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前测与后测,来检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优于传统教学。
2.实验变量
(1)自变量:自变量为任课老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室授课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
(2)因变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包括自我认知、查找筛选信息、学习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与他人合作等能力),学生学习成绩。
(3)干扰变量:可能包含:教学环境、计算机硬件、学生英语基础、学习风气、教师的教学风格、课时量等。
3.实验课程
基于局域网教学资源库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并以其他相关系列网络教学资源库为辅助。学生可利用雅信达英语教学平台查看教学任务,可以上交作文,进行听说训练,教师通过教师平台对课程学习进行实时调控并对学生学习方法给与指导。
4.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局域网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实验班集合了数字化网络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具体方案如下:(1)自主学习与网络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自学课程光盘内容或在校园网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英语综合技能。(2)传统学习模式与网络化学习模式相结合——网上自主学习,老师课堂授课对知识总结、答疑,并根据情境进行口语训练;巩固拓展自主学习所学知识。(3)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与任务型及情境教学为基础的小班面授辅导相结合。小班教学一般6—8人,学生有更多机会汇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可以更好地监督、检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
5.实验方法
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包括口语测试和闭卷笔试,实验班和对照班全体学生均参与测试。
实验的结果与简析:利用SPSS20.0软件在计算机上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前测与后测,结果见表1—表3。
表1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成绩对比
项目实验班对照班人数(N)3739平均分(X)67.48468.417标准差(S)12.2411.03检验值(Z)Z=1.062
表2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成绩对比
项目实验班对照班人数(N)3637平均分(X)74.23669.863标准差(S)11.3314.98检验值(Z)Z=3.947>Z0.01=2.48显著性(P)P<0.01注:经过一学期学习,有退学、休学学生,导致班级人数有所变化。
表3实验班实验前后成绩对比
项目实验前实验后人数(N) 3736平均分(X)67.48474.236标准差(S)12.4711.53检验值(Z)Z=2.754>Z0.01=2.57显著性(P)P<0.01从表 2、表3分析可知: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实验后,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混合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有所提高,在期末成绩上实验班也明显高于对照班。
6.实验总结
根据以上三组数据可以发现,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后,实验班(采用网络环境下混合教学法)与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成绩差距显著。两个班级的学期初成绩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学期末成绩差异巨大,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而班级自身的成绩前后也有明显的变化,实验班期末成绩比期初成绩有大幅度提高,而对照班期末成绩与期初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我们因此得出结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实验班成绩并且能帮助学生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四、结论
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混合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数字化和网络化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讨论、整理、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由老师灌输知识。数字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网络资料库完成课堂授课无法完成的听说训练,能够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面授课堂教学的主题讨论、讲演、交际演练都能充分促进学生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混合式教学集中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188.
[3]Rogers, Carl Ransom.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M].1980.
[4]CanningWilson, C. Visual Support and Language Teaching TESOL: Arabia News, 1998,5(4).
[5]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