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写作能力;随文练笔;仿写;补白;改写;插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9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可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随文练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随文练笔”,即结合阅读教学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情绪,是增加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形式。
一、仿写迁移,架设积累与运用之通途
1.仿句。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建立句子的概念。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对西沙群岛海底各种各样的鱼儿的形态进行了描写。学了这段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西沙群岛海里还有哪些不同形态的鱼儿,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下来。
2.仿段。段落的仿写是一种单项训练,课文中的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都可用来进行仿写,使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如,学习《桂林山水》后,可设计排比段的练笔。
3.仿篇。篇的仿写主要是从结构和写法上进行模仿,意在引导学生把握一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弄清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葡萄沟》一文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多、品种多,葡萄干色鲜味甜。学习这课时,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
二、补白拓展,谱写诠释与延伸之华章
1.抓标点。如,《风娃娃》第七自然段“风娃娃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对此,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写写“风娃娃还会做哪些对人们有害的事”。学生通过补写,对于风娃娃光靠力气做坏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抓词语。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将心中所想写下来。这个练习可谓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3.抓语言。如,《窗前的气球》中有一句“科利亚能看见什么呢?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这里可以让学生写写“科利亚不能看见什么”,这样学生不仅有内容可写,而且还能深切体会到科利亚的孤单。
三、改写古诗,分享文化与审美之佳作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内涵深刻,令人遐思。一首诗是一支歌,一幅画是一段情。课本中的古诗词很多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诗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乐趣。把古诗改写成散文或故事,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如,学了《宿新市徐公店》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首诗改编成故事。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生动地描写出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景。
四、描写插图,培养观察与想象之能力
小学课本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对于这些插图,有些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其实,这些插图都是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根据插图的种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观察与想象之能力,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
总之,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巧用随文练笔,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心有所动,情有所发,写有所得。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随文练笔对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ZY-65)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