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祥
摘 要: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以下探究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探究条件;加强预习指导,培养探究意识;重视新课导入,激发探究欲望;关注学生学情,做到因材施教;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启发引导,提供探究保证。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也“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学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析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探究精神。历史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或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有效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笔者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探究条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被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单向过程,学生成为被灌输知识的器皿。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真心诚意地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教师还需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条件。
二、加强预习指导,培养探究意识
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让他们初步感知历史内容,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提出一些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为之后的探究性学习做准备。例如,笔者在上《改革开放》这节课时,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改革是否遇到阻力?今天的农村还要改革吗?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它们反映学生已经在认真思考,并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只有这样探究学习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三、重视新课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应该是这样的。教师在新课开始时,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把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成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在课前组织学生上网搜集大量的青铜器图片,学生在对图片进行分类分析后就得出结论: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而且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笔者乘着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导入新课,进入正文学习,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既激发了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应该从关注学生学情、了解学生需要开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才能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可供探究的内容非常多,教师需要精选探究主题”。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探究课题。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开元盛世》这课时,对一些认识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布置了如“唐玄宗统治前期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等简单问题让他们讨论探究,对一些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布置了如“假如我是唐玄宗,如何避免唐朝灭亡?”“从唐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等较难的问题,让他们探究讨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踊跃发言,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五、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生的知识与智力水平处在自觉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经常只看到事物的具体特点和外部联系,难以看到事物的一般性和内在联系,历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若能利用现代工具创设生动有趣、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画面或视频,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和同为一家》这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该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前景,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学生如临其境,很快从画面中感受到汉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然后怀着浓厚的兴趣探究老师所设置的问题,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做好启发引导,提供探究保证
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确定好探究内容之后,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但在实际探究教学实践中,也有学生因为探究课题过难或者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导致探究学习难以进行下去,他们甚至因此而心情沮丧,丧失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由于历史探究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繁琐的考证或学究式的‘研究,而是要追求历史意识的孕育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因此教师不应过于看重学生的探究结果,而需要给予这些学生关心,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做好必要的启发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可以顺利进行。
总之,历史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相互活动,它改变了原有单向的学习方式,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探究问题为主线,采取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将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2]郑流爱.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中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09).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