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维
摘 要:角色游戏是想象的世界,是浓缩了的小社会,是使幼儿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再也没有比角色游戏更能使儿童享受快乐的了。以中班的角色游戏为例,从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产生游戏主线索、自主设置游戏场景、按幼儿需求投放材料、开放式的游戏指导方式、灵活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角色游戏中如何促进中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中班;幼儿主体性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陈鹤琴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
一、抓住兴趣点,灵活转换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积极与否,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来源于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因此,在游戏中,我关注着幼儿的一举一动,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例如,我发现许多幼儿会谈论去超市购物的话题。幼儿知道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大润发超市等,对超市购物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超市,因为那里面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想买什么都有。”我发现幼儿有一定的超市购物经验,但对超市的认识与了解并不完整、全面,而超市的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题材,它能使幼儿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幼儿通过几次游戏积累了经验,在游戏中逼真地模仿成人进行角色分工,对整个购物的程序及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有了一定的了解,超市角色游戏不但能锻炼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帮助幼儿积累购物的经验,感受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幼儿成为游戏的主角,游戏起来更带劲了,满足了他们游戏的需求。
二、依据多种原则,投放材料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有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准备,是幼儿主体性得以发挥的良机。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萌发参与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采用师生共同商议的形式,按游戏的需要摆放场景,添置玩具材料,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游戏中教师还要与幼儿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采取收集、利用、替代的方法,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启发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半成品加工制作玩具,这也是幼儿主体性发挥的良机。在材料的使用上,充分利用陌生的或比较复杂的材料使幼儿有更多的探索,不断增添、更换材料使幼儿有更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发展了幼儿的主体性。
三、建立开放式,观察指导
幼儿是游戏中的主体,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体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主体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尊重幼儿讲评自己的游戏的自由,我认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幼儿自己的游戏。用幼儿的眼睛去看,用幼儿的心去体会,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看待幼儿游戏活动的新视角。开放的游戏指导,并不等同于采用放羊式的方式,认为不干预就是发挥幼儿主体性,而是应间接地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发展价值。游戏中我努力做一名观察者、引导者,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空间、伙伴;培养幼儿独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四、优化评价,提升游戏
游戏评价是幼儿自由表达情感、交流经验的时刻,我与幼儿一起相互交流、分享在游戏中自己创设的游戏情节,并进行拓展,使其得到幼儿的理解和认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实际上教师也知道: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评价的内容也可以交给幼儿来完成。但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评价中,教师常常会因为缺乏方法在评价中遭遇瓶颈:分享快乐和经验一般总是围绕玩了什么、怎么玩、有什么高兴或成功的事、解决了什么矛盾等问题来展开。久而久之,这种游戏评价方式也会失去魅力,幼儿也会对这样的游戏评价漫不经心。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从幼儿的游戏中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尊重幼儿,让幼儿去解决、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只有从幼儿中来的东西,幼儿才乐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才会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2004(05).
[2]徐丽玲.试论儿童角色游戏及其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04(07).
[3]罗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J].当代幼教,200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