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大语文观”下提高农村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5-06-12 18:08张超霞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大语文观小学语文阅读中段

张超霞

摘 要:我校是一所地處西部山区的农村小学,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农民,学历低,对孩子的学习很少关心。老师推荐孩子去买点课外书时,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没什么用,还不如多做点题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所以家里没有课外书或藏书很少,孩子缺乏良好的读书氛围。

关键词:大语文观;中段;小学语文阅读

一、纵观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是农民,要么是田间劳作的,要么就是去工厂上班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孩子没有单独的学习空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缺乏浓厚的兴趣

学生普遍阅读兴趣不浓,有很多家长反映,放学以后孩子就立刻去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机,阅读书籍还要家长逼着去读,缺乏阅读的积极性。做任何一件事,有了兴趣,做事的人就会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所以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三)学生缺乏阅读的指导

农村小学中段的学生往往不懂得怎样去选择图书,家长也没有这个意识,对学生的阅读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所以收效甚微。

二、树立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中,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打造“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语文阅读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结合中段学生的阅读目标和特点,推荐或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喜欢的图书。

2.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主阵地,统一安排阅读时间,按照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规定阅读的数量和问题。减少书面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舒适地阅读课外书。

(二)按照阅读的需求,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培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培养联系上下文的习惯,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大意。

3.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理解课文的习惯。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有疑问的生子、词语时,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5.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时,培养他们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学会用相关的符号在文章中记录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自己心中存在质疑的地方。

6.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建设“书香校园”,课上课下一起抓

1.建设“书香校园”,安排学校课外阅读计划。争取“班班有图书”、“人人有书读”;各个班级教师要配置图书柜,学校图书馆每周定期开放图书,安排学生进行读报写字课或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认真阅读。

2.阅读后互相交流:把自己认为好的诗句记录下来,在写读后感,精彩片段共欣赏有很大的用处……每周二、周四教师要安排学生在中午时间与阅读课的时候互相交流摘抄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积累,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资源。

3.我国著名学着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翁张。”所以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

①制作读书卡片。指导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②开展读书汇报交流活动。学生进行阅读,既渴求读有所求,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阅读课上组织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③开展游戏和表演节目。开展游戏和表演节目的形式各种各样,例如有相声比赛、小品、互项猜灯谜、童话故事演讲比赛、填写对联的空缺地方等。可进行排演,通过情境再现,以演促读,调动学生自读文章的兴趣。我们还可以把课文中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让学生排一排,演一演。

4.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先队大队部利用早晨美好的时光,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古诗词经典文章,带领学生进行晨诵。

(四)展示阅读成果,注重激励性的评价

1.“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在校期间学校要定期组织各种各类的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班级定期开展阅读比赛,鼓励学生读古诗等。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充分利用班级的空间,例如做黑板报、角落,开辟“读书架”、“朗诵比赛”、“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写作感悟”等,让学生有展示阅读成果的场所。

三、丰富阅读的形式,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阅读

(一)师生共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与学生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交流阅读的感受,交流各自的读书方法。

(二)亲子阅读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提倡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交流学习感受,彼此分享读书的乐趣。

(三)自主阅读

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是提高孩子阅读积极性的基础。在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也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培养了孩子阅读的主动性。

四、注重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犹如一对翅膀,能使他们飞得更高更快,而教师对于学生找到这对翅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激励学生,使其更主动地学习、发展自己。

猜你喜欢
大语文观小学语文阅读中段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大语文观”背景下的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分析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大教育观下的语文改革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