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5-06-12 22:52周萍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扁担朱德

周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18个生字,其中10个一类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尝试把握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朱德同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课件出示朱德像)。小朋友们,认识他是谁吗?指导“朱”的书写,提醒孩子第二横要写得长些。老师范写。师:关于朱德,你知道些什么呢?请你简单地介绍介绍。

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师:(出示:扁担图片)认识这是什么吗?生齐:扁担;师:(板书:扁担)这里的“担“读轻声。(指名读);师:你知道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师:这根扁担可不是普通的扁担,现在珍藏在军事博物馆里呢。为什么呢?仔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放大出示:朱德记,生齐读)看看这个“记”怎么写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吗?生自由发言讨论。互相提醒记忆。

师: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朱德)

相机板书:朱德的扁担,引导学生读出课题,相机指导学生:相同的内容,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读法,突出的重点也就不一样。

【指导个性化地朗读课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学生需要突出不同的内容,让听者根据需要提取相关的信息,最后教师进行了有效的总结和学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紧扣题眼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敏感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朱德爷爷为什么会在扁担写上这三个字呢?请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扁担讲了谁和谁怎样的故事呢?课文围绕扁担讲了谁和谁怎样的故事呢?故事中有哪些人物?相机板书:朱德、 战士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课文中的生字词会读吗?

(出示生字词)

zhì shǒu ɡōnɡ ɡānɡ

同志 坚守 围攻 井冈山

bì chǎn jì

必须 生产 标记 一块儿

quàn bìnɡ

劝说 并

dí lù dǒu

敌人 山高路陡

fěn suì yuè

粉碎 翻山越岭

1. 师范读,请学生跟读。

2.开火车读,评价提醒:“冈”“攻”“并”后鼻音。“路”声母是l,“粉”前鼻音。

3.男女生比赛读,分组读。

4..把它们的拼音去掉,顺序改变了一下,你还能认识吗?

(分行出示词串)

朱德 扁担 井冈山

坚守 粉碎 敌围攻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指名读)

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每一行都向我们展示了故事中的一幅画面(学生齐读)

重点讲解“攻、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和记忆方法。

【将生字放在词串中认读,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記忆,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词串中的一对反义词,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并在语境中拓展相关的反义词,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便于学生灵活运用。】

师:刚才读课文时,有几个长句子你读得顺畅吗?

(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学生根据划分的停顿记号齐读。)

师:我们遇到长句子时,就这样,中间停顿几次,吸吸气再读,句子就不觉得长了。用这样的方法,请你读读下面的两个句子。

(出示: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学生自由练读,讨论)

【这篇课文长句子较多,读通读顺长句子是读好课文的基础,所以,在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上,我用一个句子进行范例,进行方法指导,通过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语义停顿,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2.作业:描写习字册

(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和纠正写字姿势。)

【识字写字是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在指导写字这一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性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互相提醒,自己做小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生字字、形、义的学习。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观察字形的兴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生字找朋友,和同学比赛,看谁知道得多。)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扁担朱德
把“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金扁担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青铜葵花》选段
熊爸爸的扁担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