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校外基地研究

2015-06-02 12:12李敏张琰陈和太
教育界·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李敏 张琰 陈和太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应该建设校外基地,应用产学研合作模式,结合学生需求,构建校外基地,开发设计适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激励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校外基地建设。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 校外基地

一、引言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践中,应深刻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强化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校外基地,对改善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状况有很好地推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对此做具体介绍。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可以实现生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中,可以从实训中心出发,构建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产学研合作的校外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教育及实践能力的思想,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专业知识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拓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渠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与相互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

(一)强化合作教育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实践产学研合作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调控机制,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贯彻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教学发展经验,开拓创新。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可以针对各个专业分别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可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地中,使其容纳若干个专业,通过学生参与生产管理,了解掌握生产技术、市场运作知识,形成立体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中引入产学研合作的校外基地,可以有效根据行业、产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不仅可以有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计划,还可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本科院校校外基地建设弊端

(一)校企双方

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在校外基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企业方面,双方合作主体的认识不到位,合作双方的认识不足,不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有限,推进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二)学校方面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方面,产学研合作深度还不够,合作积极性不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主动方,向企业去寻求合作伙伴,仅仅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以及供给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并不能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满足于教学工作与职称科研,无法解决企业所面临问题,应用型专业少,灵活度不够,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去直接从事企业生产,导致企业不能与院校主动合作。产学研合作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没有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陈旧、形式简单;教学方法落后,不具备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意识。

(三)政府方面

就是在产学研合作中没有政府监督支持,不能维护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政府未能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对于产学研合作资助不足,从而降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执行力度。

(四)凝聚力不足

在产学研合作中,双方团结度不够,缺乏整体推进的发展,没有通盘考虑运作方式,校企双方的资源付出也不对等,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产业结构单一,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结合度不高,使得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空间小,缺乏完善的教学考核体系。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下构建校外基地的需求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校外基地,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特点,提高产学研教育教学质量。

(一)应用型方向构建课程体系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要求中,以知识作为教学中的导向,可以创新应用型本科课堂的教学手段,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就业实践方面的应用能力。实训基地紧扣专业特点,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为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双方通过互相兼职,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实施了双向培养、“订单”培养以及三阶段培养模式。充分了解基地的产业情况,是否具有配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基地人员是否愿意为学生服务,是否有能力充当学生活动的辅导员;考察基地有关因素,如基地的安全性,基地计划的内容是否具有综合性,基地的路径等。

(二)提升课程体系开放性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人才,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要求学校贴近社会需求,修改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学平台,增强课程教学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应尽力做到对每一个基地都管理到位。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要实行分层、重点管理,建立综合性强、具有特色的中心基地。这样也就可以保证学生在校外或社区参加实践活动。根据产学研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

(三)提升课程实践性

应该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素质的提高,考虑课程知识、内容、层次递进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知识面,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训课程, 使学生掌握从事应用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技能,学以致用。便于学生具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学校附近选择有特色的社区来做活动基地,由于城市各社区的内在人员素质差异和管理特色的不同,往往会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通过他们的具体实践活动去了解社区,学生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探究。

六、创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校外基地

在校外基地建设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依托企业生产研究实际,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科研的三者融合,产学研相互合作教育,从而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一)完善构建校外基地的沟通平台

构建校企实训平台,应用现代化技术,依托校园网来建设校企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用校园网进行实战演练,发挥模拟实训平台的作用,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高技能学生。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且为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校企共同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共同为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坚实的平台。继续做好市场调查,拓展就业市场。主动与合作单位保持联系,做好用人单位的来访接待工作,多渠道、多途径收集就业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及时把就业信息下发到学生手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服务。校企联合研发产品,共闯技术难关,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局面。着力寻求与专业相适应的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结合起来,既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感受企业文化,切实得到锻炼,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学校拓宽了就业渠道,实现双赢。协助专业学部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来校指导和讲学,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校企参与企业的培训与讲座。加大各专业工种,特别是高级工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强与现有合作企业的联系,利用学校的实习设备和师资优势,积极承办企业的工人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协助各专业学部快速搭建学校与相关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与企业合作共用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开展研讨与论证。在重大规划决策上,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二)强化校外基地实训课程

校企双方协调实习管理、技能成长要求。邀请实习单位领导、专家来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单位,了解企业工作、生活环境。 “择优推荐、就近安置”,落实各实习点实习生名单。按照学校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与各处室、专业部紧密联系,通力合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校能常来企业沟通,多推荐毕业生给公司,逐步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同时共同带领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操作技术的训练。满足学生提出的合理就业要求,当即与相关行业公司通过电话、QQ联系,及时解决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校外基地实训指导工作,注重服务意识,针对不同学生对象,给予适当的面试技巧指导,推荐合适单位,努力提高学生满意率。学生职业技能与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应满足社会需求,建议为学生设置 “回炉”制度。实习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能适合公司要求的学生召回学校,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后再输出。严格把好校外基地安置关,积极探索学生实训模式,经常性走访企业,与企业沟通,依据企业用人需求,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领导共同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协调学生在公司参与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提升学生在企业中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切实做好学生常规督查,创建学生管理系统。会同专业部、班主任老师定期开展实习巡视检查工作,加强与公司、学生的联络,细致做好校外学生的检查反馈工作,并开展学生管理系统的创建。严格把好督查关,确保全学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提升校外基地师资水平

在产学研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中,课程设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性、交互性的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中,提升教师课程体系开发实践能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积累一批教育教学人才,将全力以赴为来此实践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针对特色专业学生,以招生小组的形式,积极组建、培养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教师奖励政策,大力发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外基地构建。开展校外实习动员,做好岗前培训、学生角色转换工作。学校和基地单位双方要讨论基地建设和有关问题,并把讨论后所形成的共识要点形成书面文字——协议书。协议书要明确基地一方的职责。在签订协议后,要加盖双方的公章,以保证其有效性。其次要聘请基地的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协议签订之后,由学校向聘请人员颁发聘书,请他们担任指导教师或基地顾问,把他们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管理范围,能得到他们积极、主动的配合,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积极参与学院师资队伍的培养,双元制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校企的“双赢”。协调各方面人员和力量,做好已有基地的管理和进一步完善,做好在建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双方合作建设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支撑平台,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成果“接地气”增添了着力点。校外基地与学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可以共同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健全校外基地评价调控机制

建立健全产学研模式下对于独立学院教育课程的评价以及调控机制。学生实习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实习作业评定,实习作业齐全为合格,优良等级根据综合实习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内容质量评定,实习分数最后由教务处核定。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培训、顶岗、生活、活动等综合情况,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就学生实习的综合待遇、工作强度、就餐住宿、安全保障以及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使学生可以了解企业业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强化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应用管理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状况分析,对企业决策和管理问题提出建议。针对学生做个性化就业指导记录,并采取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就业心态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把好校外基地安置关,积极探索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严格单位变更审批制度,针对学生“不适”,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努力促成角色的顺利转换,提高学生求职的能力;对偶发事件能及时与校外基地单位沟通,并向学校领导汇报,迅速做出应对之策。经常性走访企业,与企业沟通,依据公司用人需求,从中选取优质公司确定为实习单位,并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领导共同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协调学生在公司参与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提升学生在企业中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同时,继续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既要优先推荐“优秀学生”,也要特别关注因某种原因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升就业质量和初次就业率。

七、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应该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发工作,在新课标体系之下,改革创新校外基地建设。能够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校外基地课程体系,丰富应用型本科教学课堂内容,强化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转化应用型本科创新教学方式; 能够针对学生个性以及体质差异,实现应用型本科现代化教育,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水平和质量,可以深化课程改革,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校外基地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玉萍,邱敏,牟艳男.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8): 121-123.

[2]朱科蓉.基于不同类型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 2009(22):13-15.

[3]梁正瀚.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 [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6): 93-94.

[4]王颖.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J].大学教育, 2014(15):1-3.

[5]潘春辉.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 (08):24-25.

[6]杜爽,李亚.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0,(04):89-92.

[7]潘正高,李鸿,刘领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J].宿州学院学报, 2014(10):104-1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