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究

2015-05-30 23:28陈辉林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究中职生

陈辉林

摘 要: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群体,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职业学校必须创建适合自身实际与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针对中职生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班级、团体、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模式,建立一个积极、接纳、无威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指导。

关键词: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究

一、中职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

1.中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应达到的目标

中职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原本就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相对于一般高中生,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群体,他们同样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具有青春期少年的特点,更具有中职生独立意识强、自尊心强等独有的特点,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业学校的重点不是狠抓学习成绩,而应高度重视心理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创建特色,努力开拓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

针对中职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应建立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采用诱导式的团体心理模式,综合讲授式的清晰明了,活动式的趣味生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和教师的诱导,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内化,加强自律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和训练适应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不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在同学的反馈中、自己的感悟中明白自己的方向。辅导者的话只是一种建议而不是必须,辅导者只是团体中的首席。

为了达到目标,在辅导活动中,教师必须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调适,在其中能表达、想表达、敢表达、善表达,以达到调节心理、维护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目的。

3.团体心理辅导的误区

中职生团体训练是心理健康辅导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在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掌握操作要领,防止发生重大偏误。

(1)防止团体训练的学科化倾向。团体心理训练要改变文化课“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口头交流、不准备书面活动。

(2)防止团体训练的谈话节目化。团体训练主要是同龄人之间交流与沟通,是青少年之间的“助人自助”,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在活动过程中应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重自我升华、不重辅导员的概括总结。

(3)防止团体训练的价值理论导向。团体心理训练要使青少年在不受到伤害的状态下学习成长,教师要始终保持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支持、鼓励中职生在团体中自由发表意见,拒绝对学生作否定性评价。在活动过程中要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

二、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模式

中职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现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全面性、活动性、感悟性、面向大众及全员参与的特点,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创建一套适合自己的全方位的心理辅导模式,即班级心理辅导、专题心理辅导活动、学科教育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班级心理辅导课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建单位,它重在师生及同学间的互动、互感,是一种多向的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及评判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更深的发现。班级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育”的重要载体。它是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班级心理辅导课程的具体实施由班主任负责,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与日常生活事件为主要内容,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生活的模拟场景,成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班级这个集体中,感受到愉快、放松、舒适、安全、温馨、快乐的心理体验。

我校非常重视创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并主要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辅导渗透于班级活动,既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创新和发展,又使辅导的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快舒心的班级心理辅导中获得心理实践和发展。

2.开展专题心理训练活动

在校内外,我们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心理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接受爱国主义、国防军训、劳动技术等教育,与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心理训练活动的内容、形式很多,包括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拓展性的心理游戏活动、智力开发活动等。

在校外,我们分步骤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接受爱国主义、国防军训、劳动技术、革命传统等教育。坚持开展“尊老爱幼”互助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服务劳动、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定期去实训基地接受专业技术训练、生存训练和劳动技能培训。在校内,我们举办了艺术节、合唱、广播操比赛,开展了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在活动时我们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品德问题,如出外游玩时,学生随地丢果皮、纸屑,崭新的座椅留下了千疮百孔的痕迹,校园内刚栽的小树被连根拔起,美丽的花朵被无情的折断……针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心理上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我们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活动之后认真评价,采取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等进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首先,我们需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通过专业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素质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我校利用庞大充实的教师队伍,十分重视全体教师充分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渗透于各科中,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团体心理辅导最重要、最大量的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學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总之,职业学校必须创建适合自身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校以“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班级、团体、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模式,在活动中,以情感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改变其态度,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与合作,建立了一个积极、接纳、无威胁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指导。

猜你喜欢
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究中职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