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 逄慧芹
【摘要】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输入是基础,输出是目标,语言学习必须把输入和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和输出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读写结合,即把阅读和写作无形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以读促写,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输入 输出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04-01
从独立学院的英语读写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 学生的英语作文普遍存在着用词简单重复、短语搭配不当、句型单一、语法错误较多、内容缺乏逻辑性、意义不连贯等诸多问题,达不到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水平的要求。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外, 更重要的还在于目前的读写教学没有将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读写结合的语言学依据
Krashen[1]的“输入假设”认为, 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且以输入的语言材料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为最佳。而Merrill Swain[2]指出, 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 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生可理解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二者缺一不可。Sotsky[3]认为,写作活动对提高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方法也证明是很有效的,所以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实现读写结合的途径
为学生分别开设阅读课和写作课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因为这种做法人为地把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很难做到输入与输出的结合。真正的读写结合可以通过“阅读—分析—写作”三步走的方法得以实现。
第一步阅读是读写结合的基石。要想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此步是至关重要的,即阅读教材中的文章。阅读前,教师可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相关问题,为学生作背景知识的铺垫;或让其带着问题去读;也可限定时间作快速阅读,然后再回答相关问题,作为对阅读效果的检测。
第二步是分析,也是读写结合的桥梁。这里的分析不仅指对课文中词汇、语法和句型的分析,更重要的还包括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和结构的分析,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有整体上的宏观把握。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5 Section B Stop Spoiling Your Children一文,在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学习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长难句和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可作如下分析: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问题解决型议论文,全文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父母太过溺爱孩子,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很坏的影响。在第二部分,作者具体分析了此问题,分别从原因和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在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自己的建议。整篇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构紧凑,意义连贯,层层递进。
通过分析,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结构就会有整体上的把握,基本能掌握问题解决型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提炼出文章中有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表达方式,从而为实践写作打下语言基础。
第三步是写作,也是读写结合的归宿。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将其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形成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及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实现以读促寫,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结语
英语写作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因为只有学生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化并愿意将其输出时,他们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会提高。总之,在现有的条件下, 将英语写作教学科学、巧妙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条真正能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促进其英语应用能力发展的切实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M].London:Longman,1985:175.
[2]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S.Gass & C.Madden(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Newbury House, 1985:235-253.
[3]陈立平.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看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4):2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