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良
师范院校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是一名青年历史教师教学生涯的黄金时期,也是决定青年历史教师是否能够迅速成长,进而成为骨干教师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青年历史教师提升能力的宝贵时期。当今的中学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大批适应未来建设的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青年历史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结构,加强自我完善,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探索到到一条符合自身成长的道路。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他的成长之路在哪里?听、说、读、写,这就是青年历史教师的成长之路。 一、听,青年历史教师的成长之路的第一步
听,首先是一种能力,一种在教学的过程中接收口头语言信息并经过思维活动加以分辨、理解和评判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途径之一就是听。在与学生的教学接触中,教师凭着较强的听力,判断学生语言表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加以纠正,帮助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听,其次是一种责任心。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需要他们讲出来,我们需要听他们的心里话。我们要从听中,去了解这个学生,帮助他们,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听,最后是一种态度。“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需要不断交流、不断学习的,把自己禁锢起来,逐渐固步自封是,青年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不会有提升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教师要多向优秀教师“取经”。
二、说,青年历史教师的成长之路的第二步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属于比较不受学生重视的科目。再加上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尤其初二年阶段,不少学生处在叛逆阶段,自制力尚差。历史教师必须能说会道,善于表达,善于引导,才能产生吸引力,激发其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注重感情色彩,善于把握教学语言艺术,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在课堂中的用语,应该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过不了“说”这一关,教师即使满腹经纶也难教好历史,难以驾驭历史课堂。历史教学语言的修养要从学习普通话开始,逐步做到语调自然。音量适中,语言表达讲究抑扬顿挫,避免出现内容上的语病。通过不断地“说”,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在清晰、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简练和生动。丰富的历史语言,需要通过广大青年历史教师去说出来。
三、读,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的第三步
对于一名青年历史教师,拥有专业素养是基本的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可见丰富扎实的历史知识,对一名历史教师来说,是何其重要。教师知识的薄弱可以通过持久性、经常性阅读来弥补。因此青年历史教师要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拓宽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教学上游刃有余,纵横捭阖,驾驭好历史课堂,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历史教师的一席之地。如果历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的历史,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不够全面、扎实,是无法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
四、写,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的第四步
写,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书面语言布局谋篇、表情达意、传播信息的能力。教师要会写,包括写字和写文章。一个含义是文字书写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写好钢笔字、粉笔字,最起码的要求是写规范、写工整。历史教师写得一笔好字,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一种艺术熏陶,帮助他们培养细致耐心的性情,严肃认真的习惯和作风,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产生一定的正能量作用的。另一个含义是文章写作的能力,这是师业务修养的重点内容之一。青年历史教师在每次上完课后,要注意总结课堂教学,尤其是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从事教育教学一段时间后,要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探索经验总结起来,形成文字材料。每个学年要有意识地鍛炼写作能力,争取形成良好文风,写出自己的教学成果。定期发表一些学术文章或文学作品,把自己的成果拿出去与同行共享,做到“奇文相与析”,这样,反过来对历史教学工作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处在成长中的青年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必然会推动教育教学效果,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和“高效性”。从事历史教育教学之路还很长,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层出不穷,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重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切实掌握一些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