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训练中培养思维品质

2015-05-30 22:10张红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四位数深刻性读题

张红薇

现在普遍教师和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学习任务少,重点不是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接任一年级数学教学以来,发现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能力太差,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对今后的学生受益匪浅. 仔细研究发现,审题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思维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培养自主审题的良好习惯,加强思维的严谨性

审题过程中80%的题目学生是读一遍就可以解决的,还有20%的题目需要多读几遍才可以理解题意,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题目. 问题就是大部分的时候不需要多读几遍题,就养成了学生快速读题不去反复推敲的习惯.

首先,给学生留足够的读题时间. 我们常要求学生考试时一题至少读两遍,而实际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读完一遍立刻找一些反应快的学生去解答. 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首先从老师的引领做起.

其次,养成分析条件和问题的习惯. 在怎样解题中强调:我在课堂上经常带着学生一起找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仔细推敲关键句、关键词.

例如:写出3个千位上都是5的四位数,比一比哪个数最大,哪个最小. 做这一题时我们班的学生做错的非常多. 上课前我备课时,觉得这是一个练习题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读题完成再集体对答案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么多同学出错呢?仔细分析,此题语言简练,这也是数学语言的特点. 前面简短的14个字就有三个要求:要千位上都是5;要是四位数;要写出3个这样的数. 如果不仔细推敲的话真的是错误百出,课题上我抓住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分析判断错在哪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简练准确,体会到仔细读题推敲每一句,每一个词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阶段太复杂的题不多,学生的主要错误原因还是题意理解不清. 所以在这一阶段训练学生理解、使用数学语言,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是提高审题能力的关键一步.

二、培养有序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但是仍然不能正确解题. 例如:认识角以后数角的个数. 很容易数多或数少. 这就是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具有有序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序的思考. 我们可以在审题过程中培养有序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计数器上表示212要用5个珠子. 用5个珠子还可以表示哪些三位数?我要求学生按自己的顺序写,看谁写的多,看谁能把符合要求的数都写出来. 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虽然不是全部学生都能写完,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顺序. 像这种训练我班的孩子已经很习惯了. 曾有一次我们班来了来了两个客人小朋友,那天我们上的是一节活动课. 我让孩子们准备了0~9这些数字卡片,然后按要求写数. 其中有一题要求是这样的:请用2,5,7,4这四张数字卡片组成四位数,能组成几个不同的四位数,请写下来. 我班的孩子大多数能有序的快速的写出来,而那两个孩子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一定的顺序. 我想有意的训练是可以有明显的效果的.

三、挖掘隐含条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听到思维深刻性这个词,似乎感觉对低年级的孩子要求太高了. 但是实际教学中常出现一些练习教师带着做能做对,离开教师就无法独立解题了. 这种现象正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缺乏思维深刻性的表现. 要克服这一现象,必须有意识地经常进行思维的深刻性训练.

例题:从36中减去9加上3,减去9加上3……这样反复下去,几次后得数是0?

分析时引导学生透过问题看到本质,每次减去9加上3,实质上就是每次减去6. 理解了这一点,这一题就好解决了.

在分析问题时,我要求学生想一想:通过这个条件你能想到什么?这些条件有什么联系?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什么的?……这些思考的习惯需要教师反复的去重复,就像学习游泳一样,通过模仿和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四、对比练习,防范思维定势

学生在相类似的新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机械套用以前思维模式的倾向,这不仅仅是审题不认真的原因.

例如:0,2,6,9,从中选三个数组成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第一次做这一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果然如我所料有好多的同学调入了陷阱,写成了四位数. 然后在分析订正时我让学生画出了重要词语“三个数”,要读清楚是用三个数还是四个数. 戏剧性的问题又出现了,又遇到类似的问题但是这次是要组成四位数,又有同学写成三位数了. 可能是上次的错误记忆太深刻了,只记得要用三个数. 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式. 要克服这种思维定式,教师要对症下药,哪些问题相似会出现混淆,可以在单项练习之后再做对比练习. 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不同之处和解题的区别. 这样会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五、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深刻性,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审题方法和模式. 同时不能忽视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没有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就有可能使思维倾向于某种具体的方法和方式,片面地追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式化或模式化,产生思维的惰性.

灵活的思维表现为针对知识的运用自如,善于变通和调整思路,善于运用辨让思想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思维灵活性的重要表现.

例如:19路车原有32人,到站台下车14人,上车的有9人. 车离开站台时有多少人?

大部分学生以及书上给出的答案是:32 - 14 = 18(人)18 + 9 = 27(人). 课堂上有同学想出了不同的方法. 他首选算出下车比上车的多14 - 9 = 5(人),然后从原有的人数中去掉多下车的8人,即离站时车上有32 - 5 = 27(人). 这种解法很具有思维含量,也收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赞同. 他们都想用这种方法,却不知这种解法真正的难点在第二步到底是用加法还是减法,它是因题而易的. 接下来的练习中用这种方法的同学出错的不少,不过在错误中去辨析也是学生训练思维的过程. 后来在家庭作业用有同学用第二种方法,就遭到了家长的反对. 家长给我打电话说用第一种方法做好下车了就减,上车了就加,还不容易出错. 我说那样他就失去了一次思维训练的机会,孩子如果能理解第二种方法说明他是学有余力的孩子,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 不仅仅是为了做对一题.

审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生了许多的思维活动,是教师看不到摸不到的.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解答中读出学生的思维,从而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校里我们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正确的解答题目,走出学校之后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更多.

猜你喜欢
四位数深刻性读题
心爱的读题猫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乘积最大的两个数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让经典不再遥远
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