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艺术中的力象研究

2015-05-30 01:53唐恭俭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演绎感悟自然

唐恭俭

内容摘要:“力象”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以其作为切入点,能够解读架上艺术的内涵和意义。中西方艺术虽然对力象中的“力”有着共同的感悟,对于“象”是力的起点和载体这一判定也具有共识;但在中国架上艺术的高度发展过程中,对象的体悟远比西方艺术更为深刻,艺术的构思与创造是力与象的互关共照,而终结于静与动、内与外、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之中。架上艺术的形态必定归一于力象的统一。

关键词:力象 感悟 演绎 自然 升华

当架上艺术在当今的各种大型展览中不再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美国艺术家阿瑟·丹托就已经宣布了它的死亡。然而,我们并未见到架上艺术走向消亡的任何征兆,与此相反,看到的却是它作为主流艺术,在中国方兴未艾的事实。为何会这样?我认为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架上艺术在中国已经找到新的生长方式;其二,架上艺术对“力象”的表现与探求,满足了国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

“力象”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最初源自物理中的力学,被广泛解释为:作用力的方向和趋势。由此可见,力象研究是贯穿整个物理力学的基础和核心。然而,以力象作为切入点,同样也能解读架上艺术的内涵和意义,因为架上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个变化万千的力场。打个比方:艺术界将“生动”视为艺术的灵魂,如果把 “生动”的意思解释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我认为是合适的,而其中的“动”就直接指向了生命体内所蕴含的力的生发状态,生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对生命力的感悟和创造更是人类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大多数架上艺术都在追求力的表现,它无时不刻不在记录、描摹或创造着某种力的运动过程。随着力象在架上艺术中不断地被模仿和创造,其内涵也逐渐得到了充实与升华。力象在架上艺术中的效应,不仅承载着人类追求与探索无垠宇宙的希望,而且引导着人类用生命去拥抱艺术。

中西方艺术虽然对力象中的“力”有着共同的感悟,对于“象”是力的起点和载体这一判定也具有共识;但在中国架上艺术的高度发展过程中,对象的体悟远比西方艺术更为深刻,它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而且成为承载着中国架上艺术之独立精神的文化载体。

西方文化中的“象”被看作是某种具体的形态;特别是在艺术的特定环境中,常常是把“象”确定为某种对象和物象,它们总是以自然或人造的形状、形体(例如:点、线、面、体积等等)的出现,不同形态就蕴含着不同的力感。之所以产生力感,是人类在审视和观照这些形体之间的关系时,产生了心理反应。正如“格式塔”理论所阐述的那样:三角形尽管只用三条边组成了简单的形体,但仍然传递出力的讯息,因为三条边构成了十分稳定的结构,达到了力的平衡,外力是很难渗透的;而三角形的角似乎能够穿插进一切合适的空间……力感总是在视觉和心理的相互作用下,伴随着象而产生。

除此之外,人类在把握对象形体与结构时,那些不规则形体(多边形、多面体等)并不象规则形体(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那样容易被掌握,于是心理压力与某些问题就随之出现,当人类通过努力最终把握了这些特殊物象的造型规律后,一系列的问题都得以迎刃而解,内心的压力亦得到缓解,心绪又重新回到平复的状态,此刻,艺术的快感便在心绪的起伏之中产生了……

在中国架上艺术中,力象的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升华。象被艺术家从大自然中提纯出来,经过不断地改造与表现,贯穿于在整个架上艺术活动中。它按照艺术创作的不同阶段被划分为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表现之象、象外之象四个部分,以此构建了中国架上艺术的核心,将中国艺术的主体精神传承至今。“象”不再象西方艺术所强调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具象的形体,而是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发展,随着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的不断转换,从具象形状向抽象形态的逐渐转化。

自然之象既艺术家在大自然中的观照对象---自然界,它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未加以任何修饰的自然客体;是能够被直观感知的感性形态。中国传统艺术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指出了主观审美活动开始于对自然形态神和形的观照。意中之象则是从观摩事物的外在出发,联系其内在缘虑的而产生的意象,是艺术家利用审美对对象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加工后,得到了某种艺术体验而产生的心领神会;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处理,将原始对象改造为内心渴望表达的某种良性结构,这与西方艺术中的“格式塔”理论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艺术家在对自然之象的改造过程中获得某种心灵的感悟,生成的艺术境界,被称为象外之象,它是艺术效应的间接产物,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体现艺术家内心期望的“虚象”。以上四象始终贯穿于各种艺术的制作过程中,跨越了构思、表达、鉴赏三个阶段。以古人定义来说,即是经过了“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的动态建构过程。对“象”的深刻解读,构成了中国架上艺术独有的特征。

特征一:观物取象中强调“象”的升华架上艺术中的抒情着重于情感的宣泄与灵性的抒发,正如“以诗言志”、“以画写意”一样,诗画是意志、意绪的载体,其任务是烘托主体情绪。而这种传统的艺术理论不仅要求艺术手段本身必须要具备一定表现功能,而且更强调情感变化在艺术中的表达和呈现。艺术本体必然经过净化和升华,情感的抒发也要透过艺术本体尽力避免直接的宣泄,通过被凝练后的象委婉地表达出来。

特征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强调“象”的演绎当艺术构思与创作时,自然对象都已不再是单纯的无机实体,而是生生不息的有机生命形态,蕴含着力的涌动,成为了艺术表达的符号和语言。此时的象则包含了四种功能:一、启迪内心,在感悟自然的同时,突破了自然力象原有的稳定,使心绪产生各种动势,因而激发情绪的波动,不平则鸣,在激荡中达至飞跃。二、以审美观照对象,将大自然提供的象进行净化和改造,通过“澄怀”静虑,从而使内在精神在氤氲满怀的境界中升腾。三、用艺术的审美来升华生活,通过提炼达到超越。

特征三:艺术鉴赏中强调“象”的体验中国艺术强调通过对“力象”的感性体验,创造出主体与客体高度交融的抒情性。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创造的真正目的不仅仅为了满足功利教化的需求,也不象西方,艺术创作是为了公诸于众,通过某种途径而迅速得到认可。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中,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的途径有所不同,它是针对接受者的内在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刺激作用。它始终将自己的体验进行积淀与升华,并寄寓于对象的感性认识之中,从而反复对接受者进行影响和刺激,使受众在感悟象的同时,不断体验内在的力的传输。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以心传心”,对于读者来说是“以心合心”,“传”与“合”都同享艺术之象的脉络,两种心灵的碰撞正在这“象”中。

总之,艺术中力象的概念已经超脱出一般具体范围,是“主体”与“客体”“情绪”与“感悟”、 “具体”和“抽象”的高度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象”就是自然,就是宇宙精神,故又可称之为“大象”,它被视为艺术产生的根源。 “象”也是艺术创造的起点,是促进艺术构思升华的动力,“象”在表达中,作为艺术传达的根本媒介,与艺术语言、绘画线条、色彩等具体媒介不同,不能通过普通的媒介传达人们情感,它是一种特殊媒介,必须通过内和外的深层交融。

力象是架上艺术的灵魂,艺术不涉及力象便没有生命,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中西方对力象的研究开始于一个共同的起点---变化中的大自然,却相异与对象的解读。我认为,在中国架上艺术中,对象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悟道的高度,使艺术与哲学范畴完美接壤在一起,因此让中国艺术独树一帜,能够并立于世界众多的艺术形式之中。然而,仅将“象”看做是中国架上艺术的本体和媒介,并以此为起点来抒发性灵不足以标立中国架上艺术精神之特质,而正是其具独立于其他艺术的审美经验、表现经验以及鉴赏经验,才构建了中国架上艺术独有审美的标准。由此可见,架上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从物出发,超越了感性的道和宇宙的精神。同时,它也要求艺术家斟酌与心物之际,徘徊于有无之间,艺术的构思与创造是力与象的互关共照,而终结于静与动、内与外、具象与抽象的交融之中。架上艺术的形态必定归一于力象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 孔新苗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3.《新界》 王进勤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4.《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 邹建平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演绎感悟自然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