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强 陈彩兰
摘 要:本文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探讨了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开展化学实践教学,探索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化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计算;化学方程式;自主;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教学研究能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增加色彩,能找出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方式,能极大的提升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化学计算教学,主要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授受”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探讨改进化学计算的教学实践。
1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计算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研究物质的变化要涉及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计算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通过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生活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初中化学方程式计算包括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物质中含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最基础的知识,它是后两者计算的基本模型。含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质中含有杂质和溶质质量分数两个知识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1 ]。
2 教学过程及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其间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对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相互帮助,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学成果展示出来,并利用各自的教学艺术进行点评,最后进行练习巩固检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1 巧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设计思路:
[实验引入]“小木炭跳舞”。在一大试管中事先加入少量的KClO3固体,试管口扎一只气球,气球内放入一块质量为0.12克的小木炭,先加热固体至熔化为液体,然后继续加热,将气球中的木炭放入熔化的KClO3中。
[现象]小木炭在试管中边游动边燃烧,气球膨胀。
[设自学提纲](1)写出KClO3分解和木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碳燃烧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
(3)6克的碳完全燃烧需多少克的氧气?8克的氧气能和多少克碳完全反应?
[分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节课能否顺利进行。一节优质课在导入时应注意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并能很自然的引出本节内容。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表演情景剧创设、通过化学实验创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联系社会热点创设,巧用社会热点创设等等。本节情境设计就是通过化学实验创设,让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同时又激发学习热情。自学提纲顺理成章把学生的热情引到化学方程式和它的意义上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在情境设计中就引入这个问题为后继教学做好了铺垫。
2.2 精心设计任务,提升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任务设置](1)0.12克的碳可以和多少克的氧气完全反应?
(2)尝试完整表达你的解题过程。
(3)阅读教材例1,把刚才的解题思路、过程与例1对比,要求把完整的解题过程依照例1的格式写出来。
[分析]这三个任务是本节的学习重点,教师精心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任务,力求提升自主学习的针对性。自主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学生原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先自主完成前面的任务,此时不讨论,不等待,但可以借助有关的书籍进行学习。学生自学5~8分钟,教师在学生进行自学前需事先预计好有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先给学生做好讲解。学生开始自学后教师只能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不能半途中补充几点,这样会打乱学生的学习思路,影响学习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促进个体学习,可采用随机叫号,组对互评,及时反馈。
2.3 培养讨论交流习惯,促进合作气氛的形成
[任务设置](1)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对比、讨论解题过程。
(2)小组内结对子帮辅共同进步。
(3)教师展示一个存在错误解题格式的例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有哪些错误的地方,并加以订正。
[分析]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精心设计任务是讨论组织的实施关键,以上任务是有讨论价值的,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组讨论是种常见的组内合作模式,讨论的问题不能太难,它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摸到”的问题。在讨论环节,它不能是无序的自由讨论,否则就是低效的。它首先必须先按学习程度的不同给小组内学生编号1~6,讨论环节先由大家发表意见,其次对存在的困惑采用一对一的帮扶解决。教师可以按排1号帮6号,2号帮5号,3号帮4号,从而实现兵教兵,兵练兵,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发挥每位学生的小老师作用,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2.4 展示成果,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信的舞台
[任务设置]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前面的学习结果。
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环节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集中展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信的舞台。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各个任务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安排不同程度的学生上台展示,对1~6的学生展示成果给以记分登记。分值设为1号和2号学生展示得1分,3号和4号学生展示得2分,5号和6号学生展示得3分。最后将分值分别记录成小组的成绩。每周按小组的学习积分评选一次化学学习的明星组、优胜组和进步组。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把学生捆绑在一起学习,使后进生在集体中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实现整体的提高。
2.5 检测、巩固,让化学方程式计算成为学生的得分点
[任务设置]练习: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吨的CaO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本练习的目的是:(1)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2)让学生明确练习和例1的不同之处,为后继的学习做铺垫。(3)进一步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本环节的流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组内互查互教→小组间竞争展示→教师点评。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过程的完整性和小组内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开展,在点评时特别要注重对这两方面评价,不能只注重对第一方面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另一方面的评价。
3 实践感悟
本节课在新课改的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堂课是学生在学,教师在导。笔者在此谈两方面的感想。首先巧妙创设情境“小木炭跳舞”引入本节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设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培养它的自学能力。
3.1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爱因思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去认识,去研究,并在这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建立在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之上,学生在学好基础的前提下学习本堂课的知识并不难。但从每年的中考来看,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此知识没有兴趣。从本节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充分运用自创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从而导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步步为营,层层铺垫。学生有了学习热情,就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也就有了培养创新的源泉,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兴趣的培养和科学引导。
3.2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锻炼
在课堂学习中把本节的知识分解成了几个不同的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学生基本上能自主完成,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通过组内的互助学习来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自主学习不等于自主预习,并非都在课堂的开始部分而是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