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就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作用机理展开研究,分析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提出通过市场拓展实现产业转移、进而达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市场拓展;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
一、 引言
本文通过研究市场拓展与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验证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依托企业进行跨区域市场拓展,同时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概述与作用机理
1. 产业转移与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本文中将产业转移界定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条件发生变化后,为实现产业更高的收益而发生的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通过产业转移的内涵可知产业转移同时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这种经济过程可能发生在发达地区之间、次发达地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之间,产业转移同时也是移出地区与移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在空间上需要重新布局。
按照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的优势不同,我们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资源开发型、低成本型、市场拓展型和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四类。本文重点研究的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是指企业为开发、扩展新的市场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
2. 作用机理。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的过程可以简述为市场拓展→在对外投资地区设立分公司或分工厂→投资地区技术进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和相对成本变化→产生需求压力和发生生产要素流动→影响承接地区产业结构。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在产业承接地区表现为吸引资金流入,通过筹资融资、资源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实现机制,引导承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作用机制显示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首先可以带来产业承接地区的技术进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表现在流通环节上。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战略各异,当企业在所属区域范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市场拓展和扩张。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模式、经营战略、管理经验等通过某种非自愿的扩散路径,渗透到投资地企业,也即产业转移承接地区,可以促进地区技术进步,进而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进而,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需求结构和相对成本促进产业承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结构方面,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引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影响原有的需求结构,产生新的需求压力,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动。相对成本在发生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巨大的变动,当技术进步导致某一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时,该地区可以获得高于一般产业部门的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向该地区转移,从而使要素的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该地区所需要素价格降低,各种产品间要素的相对成本也因此而变化,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三、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上章节中对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市场拓展,产业向承接地区转移,进而达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本章节以湖南省为例,对引进内资情况、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 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1)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测量指标体系。产业结构优化指标是综合性指标,本文中设计四变量指标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
①产业结构科技化指数:地区科技化水平的提高是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的变化来反映产业结构科技化指数。
②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新工业化革命背景下,服务业增加值在一国GDP中比重也日渐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服务化转型,产业结构重心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是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的标志。本文用服务业占GDP比重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
③产业结构信息化指数:信息化指数由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使用、知识水平、发展环境与效果和信息消费五要素构成,本文选用该指数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信息化指数。
④产业结构绿色化指数:随着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环境和能源资源形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绿色化、低碳化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增加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本文选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化指数。
(2)模型与数据选择。综上所述,可以从产业结构科技化、服务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四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度量。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复杂,本文仅就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过程中内资注入情况展开分析,本文使用地区引进内资数额来反映内资注入情况。
本文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时间为2002年~2010年。
(3)实证分析。根据上文分析,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与引进内资数额值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见表1。
①产业结构科技化系数。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引进内资数额对产业结构科技化系数的正面影响显著,内资引入数量对产业结构科技化指数回归系数是0.286,并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②产业结构服务化系数。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引进内资数额对服务业占湖南省GDP的比重影响不大,其回归系数是0.014。
③产业结构信息化系数。回归结果显示,引进内资数额对产业信息化指数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其回归系数为0.41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地区引进内资数额每增加1%可使湖南省信息化指数提高0.412个百分点。
④产业结构绿色化系数。从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引进内资数额的系数为-1.103,且在5%的统计水平下显著,说明引进内资数额每增加1%,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03万吨标准煤。
2.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促进湖南产业机构优化的路径分析。
(1)通过资金注入缓解经济建设资金不足。承接外地产业转移项目给湖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额投资,促进了湖南省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对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突出。湖南省积极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内资已成为湖南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11年,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 912个,新增税收28.4亿元。近年来,利用省外资金规模稳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产业转移逐渐规模化,产业转移后形成的产业集群为湖南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2)通过溢出效应传播先进生产技术。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带来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而且还会给承接地区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效应。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转移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促进承接地区相关企业技术进步,从而能从整体上带动产业承接地区的技术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转移地区的先进企业转移到承接地区,转移地区的企业培养和管理现代化的人才具有丰富的经验,转移地区的移入企业与产业承接地区的企业通过关联带动效应,必然会出现人才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这是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十分重要的途径。湖南省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较高,承接产业转移多集中在技术相对标准化的传统制造业与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企业的技术模仿效应和联系效应较强,技术溢出效应作用明显。
(3)通过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扩大了就业规模、提升了就业质量。
首先,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的移入,可以为产业承接地区直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带来就业的增加,事实上,这与很多企业的转移动机相吻合,许多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就是利用承接地区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得更多的经营优势。另外,产业转移还能够通过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来提高承接地区的就业水平。转移地区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产业发展梯度,从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对于承接地区而言却是技术比较先进的产业,这部分产业的进入可以带动承接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承接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产品质量的改进,随着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企业和行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从而又能够在长期内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就业需求。承接产业转移对解决就业作用明显,仅2009年~2011年短短两年间,湖南已有83.7万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4)通过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多数的转移产业在转移地区属于失去竞争优势的夕阳产业,但必须肯定的是其生产函数一般来说仍然先进于承接地区该产业的生产函数,与产业承接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相匹配,促进产业发展质量的改善,而且更大量的移入产业代表的是一种新型技术、新型设备、新型组织。先进产业的大量移入,与之俱来的是适用性技术和适用性产品,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机制等优势要素在产业承接地区不同行业,尤其是工业经济中的扩散和渗透。而优势技术要素的积累沉淀,与产业转移而来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市场机制、营销方法、机器设备等先进要素的注入,对承接地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移入企业所具有的强大市场竞争力,加速产业承接地区企业的蜕变,产品得到更新换代,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水平明显进步,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有些转移产业及其产品快速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如电子制造、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产品,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通过产业集聚加速了湖南城市化进程。湖南省城市化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2012年,湖南城市化率迅速由37%上升到46.65%。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了湖南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在产品结构上,对于生活必需品等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商品在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占有的比例会逐渐下降,相反,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上升,而这些商品主要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因此,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带来湖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集聚效应,生产要素逐渐向承接地区集中,城市劳动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生产要素的集聚在地理上就表现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另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域间转移、整合,资源在不同地区重新配置,改变了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布局,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承接产业转移后,随产业转移而来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四、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 研究结论。
(1)本文通过设计四变量指标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对于产业结构科技化发展影响显著,对产业结构信息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产业结构绿色化发展作用明显,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作用较小。
(2)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离不开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产业转移的过程既是区域间布局变迁、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企业在生产要素、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下相互竞争的动态过程。在通过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有必要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2. 政策建议。
(1)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产业转移,实质上就是企业在生产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为追求利润水平的最大化,重新进行区位选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必须发挥基础性的主导作用。市场决定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内容,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必须是在成本信号和市场需求信号的指引下,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转移。而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是以市场价格为信号、以企业利益为导向,这就需要完善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是我国目前产业跨区域转移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
(2)发挥产业布局政策的导向性作用。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政策的科学行和有效性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政府有效治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产业布局政策首先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人口、就业、经济在空间分布上要协调均衡,同时要与当地资源禀赋情况相匹配。产业布局还要遵循环境均衡效率原则,体现节能减排要求,着力推进产业承接地区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保障地区工业化发展与城镇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发展平台技术完善承接地区投资环境。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将融入的资金投入承接产业转移相关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政府部门还要转变政府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将政府的主要职能要转变到宏观经济调控、公平竞争规则制定、制度与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上来,有意识的发展可能承接的重点产业的配套产业。其次,努力为企业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要增加贷款抵押物种类和贷款种类,对于投资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由政府提供担保,扩大企业的授信范围,提高企业能够贷款的额度,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东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1957.
2. 卢根新.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3. 贺俊,等.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家用电器业为例,经济纵横,2002,(6).
4. 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世界经济研究,1998,(6).
5. 张文,孙林岩.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科技管理研究,2009,(6).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基金项目(项目号:2014JBM04- 4)。
作者简介:田原(1981-),女,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工业与信息化。
收稿日期: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