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欢 王巾英
摘要:战略转型是企业对动态变化环境的一种适应,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盐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从变革方向、资源整合、战略管控、持续创新四个维度,构建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分析模型。同时,运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盐业总公司战略转型的过程及其绩效变化。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微观和宏观的结论并提出了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进我国盐业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转型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盐业企业;战略转型;机制
竞争优势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绩效的核心。当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增长的放缓和来自国内和全球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开始反思自身战略为何低效甚至失灵,并着手进行战略范式的转变,主动走上战略转型之路。当前,尤其要关注我国盐业企业,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盐业专营管理受到一定的冲击,盐业产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盐业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应摒弃原有的战略逻辑和框架,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在对企业资源、能力扫描、评估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企业战略,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以实现企业所拥有的特异性知识与企业经营环境相匹配,从而有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从变革方向、资源整合、战略管控、持续创新四个维度,构建起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分析模型。同时,运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盐业总公司战略转型的过程及其绩效变化,从而使我们进一步把握战略转型的内在机理,为我国盐业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转型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一、 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
关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当前国内外学界、业界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侧重研究战略转型的动力、特征、本质及功能;有的侧重研究战略转型的过程以及影响转型的相关因素;还有的对组织如何回应环境的威胁和机会而进行战略转型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界定。
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企业战略转型界定为: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了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产业定位、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及企业文化等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整合,使之能够重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不断创造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行为与过程。
在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对其既定战略进行调整更新,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资源投向、优化组织结构,从而形成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其自身与环境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形式、内涵、状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可见,企业战略转型不是单一要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企业的局部调整,而是企业产业方向、业务定位、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整体性、全方位的整合。
二、 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机制分析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实践,从四个维度构建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分析模型(见图1示):一是变革方向,即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环境动态,对盐业企业的产业、业务、产品定位进行方向性调整与革新;二是资源整合,即充分利用盐业企业自身优势进行资源的重新优化和配置;三是战略管控,即积极构建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以适应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四是持续创新,即不断推进盐业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
本文以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为例,从上述四个维度分析其战略转型的过程及其绩效变化。中盐是中国盐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唯一中央企业,也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盐业企业和国内重要化工企业,拥有食盐专营、制盐和盐化工三大主营业务板块,致力于推动盐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盐业企业和优秀盐化工企业。目前,已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6家,是中国500强企业。2004年初,中盐启动战略转型,正式实施第一轮“两步走”战略,从此走上了以战略引领发展、以发展推动转型的跨越式发展之路。2009年底,中盐第一轮“两步走”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从2004年初到2009年底的5年时间,中盐资产规模从35亿元发展到315余亿元;销售收入从28亿元发展到150余亿元;利润总额从6 500万元发展到6亿元。盐产量从不足300万吨发展到1 200余万吨;盐化工产品从无到有,形成盐化、无机化工、农化、精化、日化等产品系列,部分产品进入世界和全国前列。从2010年起,中盐启动了第二轮“两步走”战略,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努力把中盐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盐业企业和优秀化工企业。
1. 模型维度分析之一:变革方向——明确产业定位,形成新的战略导向。企业战略管理的最基本原则是:管理者应根据企业运营的环境进行战略调整和部署。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新技术和突破性技术的出现,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这进一步制约了企业以既定战略对环境作出有效反应的绩效,从而要求企业不断增加应变能力,通过实施战略转型来应对动态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
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倡导的战略理论认为,公司的赢利性可分解为行业效应(市场结构)与定位效应(相对地位)。也就是说企业的赢利能力取决于行业的利润水平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他认为,战略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一是要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二是要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可见,在波特看来,企业转型成功的首要因素是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建立进入堡垒,改变市场结构,从而达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布格尔曼(Burgelman)和葛洛夫(Grove)的“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要在战略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战略意图和产业新图,进一步明确企业战略转型方向,然后在进行资源再分,实施战略行动。
中盐在转型过程中,找准变革方向,在产业定位上抓住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以原盐生产为主的“世代唯盐”的单一格局,积极拓展盐化工产业链。围绕“盐化并举”这一主线,延伸开发产品,形成多级结构的产品集簇,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力。中盐在分析产业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明确战略转型导向,即发挥央企、行业龙头优势,实现行业整合,区域拓展;整合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各环节资源,盐业务产销协同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发挥上下游产业链优势,选择优势盐化工产品,集中研发、生产、销售、配送等资源,重点打造优势产品;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贸易先行策略,增加产品在国外市场份额,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
2. 模型维度分析之二:资源整合——加强协同优化,形成新的战略平台。资源与能力为企业战略提供了基本方向,它们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是实施战略转型的关键问题,战略转型的实质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企业战略转型的恰当时机,制定一套战略以实现对企业核心资源与能力的高效利用。简而言之,企业转型战略就是企业内部资源及能力与外部风险机遇的配置。
资源基础学派认为,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而且难以复制的,这些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源泉。当一个企业具有独特、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的资源时,它就能比其他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乔杜里(Chowdhury)和兰格(Lang)认为,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选择、配置和整合,有效发挥企业资源的最佳使用效,是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提斯(Teece)、皮萨诺(Pisano)、舒恩(Shuen)提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具备有效协调、整合与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迅捷、灵活的创新能力。可见,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掌握的独特资源以及在特定竞争环境中对这些资源的配置方式,来源于企业掌握的独特资产与能力的存量与流量,企业的卓越业绩最终取决于对有竞争力的稀缺资源的巧妙配置。
中盐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强化业务协同,做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扎实推进战略转型。一是从业务整合角度,以专业化整合为主线,构建企业新型竞合关系。中盐化工企业与周边制盐企业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中盐内同类企业之间要做好市场划分,建立市场协调机制,不搞恶性竞争;以中盐品牌为依托,促进生产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间优势资源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发挥优势品牌市场影响力。同时,中盐积极搭建六大业务平台,即统一采购平台、产品区域销售平台、国际贸易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融资平台、业务电子化平台,发挥企业整体优势。二是从资本运作角度,整合盐业资本,增强企业发展力。中盐通过参股、并购、转让、融资等方式盘活产业资本,调剂行业资本,推进盐业资本的有效利用和不断增值。积极推进行业联合和资产重组,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成立了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转型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 模型维度分析之三:战略管控——健全管控体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评价、战略实施与控制这三个主要环节。当企业确定战略转型愿景和目标之后,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对制度机制、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等进行重新设计或优化,从而保证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并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管控是促进组织结构合理和保障组织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博伊尔(Boyle)和德赛(Desai)提出,战略转型后企业绩效不好的主要原因归根于管理控制。也就是说,企业战略转型受到管理控制体系的影响。管理控制体系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决策体制、制度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财务管理、绩效考核、风险防范等影响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上述管理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层面或环节失当、失效或失灵,都将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中盐明确提出了具有中盐特色的战略管控体系——“五子管理”,即“路子、账本子、班子、牌子、票子”。一是路子,即以加强战略管理为重点,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中盐高度重视投资管理,从严、从紧控制投资;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严格投资项目管理的流程控制。二是账本子,即以加强财务管理为手段,建立与战略相匹配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中盐加大推进财务集中核算,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三是班子,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中盐不断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任用长效机制,加强领导班子整体能力建设。四是牌子,即以品牌统一为抓手,加强品牌管理,全力打造中盐品牌形象。积极构建“中盐”品牌体系,加大“中盐”品牌宣传力度,积累企业发展的品牌资产,形成核心竞争力。五是票子,即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不断完善约束激励机制。
4. 模型维度分析之四:持续创新——推进动态创新,形成新的支撑体系。创新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成长活力所必需的,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立足于其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利用各种市场机会进行持续创新,促进企业成长。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hcumPcter)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对新产品、新过程的商业化及新组织结构等进行的搜寻、发现、开发、改善和采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产品、技术、市场、原料、组织的创新。创新实质就是一种新思想或发明被一个组织或相关环境所接受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企业战略转型追求的目标不是最优规模,而是企业持续成长。企业成长除了量的扩张以外,还有质的成长,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生产过程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组织结构、经营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等。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要想突破发展瓶颈,保持竞争优势,应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中盐抓实四个着力点,大力推进企业动态创新。一是以加强科研基础工作为着力点,推进技术创新。中盐重视整合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瞄准盐与盐化工产业前沿关键技术,以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二是以加强产品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进市场创新。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加快食盐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绿色盐、双绿盐、天然海盐等健康食盐的推广力度。积极跟踪下游盐业企业技术工艺变化和节能减排需求,积极开发液体盐、新型松散剂工业盐、高纯度工业盐等新型节能型工业盐。三是以加强组织创新为着力点,推进管理创新。加快调整组织结构,积极构建三个管理层级,即总部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四是以完善企业价值理念为着力点,推进文化创新。
三、 结论与展望
盐业企业战略转型是盐业企业战略调整与变革过程的最高形式,其本质是盐业企业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的目标而进行的彻底的转变,这是盐业企业的一次新生,是盐业企业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功实现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从微观上看,它能激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即企业的活力。从宏观看,能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夯实微观基础。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并分析了实现盐业企业战略成功转型的四个关键要素,即变革方向、资源整合、战略管控、持续创新。这四个关键要素不仅体现了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和内容,而且对盐业企业实施战略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实施战略转型,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驱动,而且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盐业企业战略转型的一系列相关因素。
盐业企业战略转型机制研究属于前沿课题研究范畴。除了需要对变革方向、资源整合、战略管控、持续创新进行质的研究以外,还需要对这四个关键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还要对关键要素共演的机理过程和相互关系以及实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邓少军,焦豪,冯臻.复杂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11,(1):60-67.
2. 朱俊,叶一军.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62-65.
3. 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 郭媛媛,王季.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7-139.
5. Grant R.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actions for Strategy For- mul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114-116.
6. Chowdhury SD.and JR Lang. Crisis,dec- line, and turnaround:A test of competing hyp- otheses for short-term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small firm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3,31(4):8-10.
7. Teece D J,Pisano G and S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11.
作者简介:王巾英(1937-),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董欢(1973-),女,汉族,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企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