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义华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以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而“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教学实例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问题;兴趣;质疑
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导学法”是课堂教学中的经典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力求提出一个问题,生成一个平台,给出一串问题,创设生动课堂,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注入活力。
一、问题的设置要体现逻辑思维顺序性,层层深入
“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是在一定范围或主题下,围绕一个教学目标或是某一个中心概念等,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或是一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以此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例1.“函数的零点”教学中的一组问题设计
题1:我们先观察下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形:
①方程x2-2x-3=0与函数y=x2-2x-3
②方程x2-2x+1=0与函数y=x2-2x+1
③方程x2-2x+3=0与函数y=x2-2x+3
题2:f(x)=x3+x2+1在区间(-2,1)上存在零点吗?
题3:若函数f(x)满足f(a)f(b)<0,则y=f(x)在(a,b)上一定存在零点吗?
题4:若函数y=f(x)在[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满足f(a)f(b)<0,则函数y=f(x)在[a,b]上一定存在零点吗?
题5:若函数f(x)满足f(a)f(b)<0,则y=f(x)在(a,b)上只有一个零点吗?
题6:若函数f(x)满足f(a)f(b)>0则,y=f(x)在(a,b)上一定没有零点吗?
题7:若在[a,b]上图象连续不断的函数f(x)恰有一个零点,是否一定有f(a)f(b)<0。
分析:此问题组通过二次函数及二次方程的关系来探究函数的零点概念,以问题线性串联形式来驱动学生逐步深入解决问题,最终得出零点存在性定理,充分体现出了知识认知的内在逻辑性,如此设计问题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具体运用
1.以“趣”直面理答
“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可以带给学生新鲜刺激感,让数学探索变得生动活泼。
例2.算法的概念教学
此概念较为抽象,如果仅是单纯的讲解,必然无法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这样课堂也会陷入僵持局面。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此时,以“趣问”直面理答来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所谓的直面理答,就是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设计问题。设计如下: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羊过河,然而现在只有一条船,而且仅能容下一个人和两只动物。如果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狼的数量不比羊少的时候,就会出现狼吃掉羊的情况,那么现在这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把这些动物全部带过河?此问题很好地把“算法的概念”融入其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吸引后,教师应注意逐渐把这些形象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知识,通过层层深入探究,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理解概念。
2.以“疑”直面理答
从有疑到创新是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质疑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的整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在质疑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以问题引導学生学习的时候,其问题的设计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思维起点,找准质疑的最佳时期,从而让学生把数学问题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延伸。
例3.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与代数相比,几何的抽象性更高,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几何的知识,但是对于“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还处于一种较为抽象的状态,而且有些学生还会对此知识产生惧意。基于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棱柱的任何两个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以这个问题为突破点,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学生要想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借助动手操作或是想象,去理解这一抽象的空间图形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掌握知识。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应把这一经典的教学方法创新化,通过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创造学习的广阔平台,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获取系统的数学知识,构建出自己的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董世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3).
[2]骆成飞.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