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人际交往培育的思考

2015-05-30 00:53韩鹏
经济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人际交往人文素养

韩鹏

摘 要:高等院校首要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在地方工科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由于学科群体的限制,一般只注重思想教育的灌输,在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特别是人际交往培养略显不足。基于此,文章在地方院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人际交往培育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工科院校 人文素养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5-206-02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成才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一个人的幸福和不幸来自于人际交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都与人际交往有关。所以人际交往是人才发展的载体,是人生沉浮的关键,是身心健康的要素。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在人文专业较少的工科院校当中,人文素质培养,尤其是人际交往培育更为重要。人际交往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利于地方院校工科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在将来复杂的竞争中成长成才、形成团队、取得成功。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懂得怎样与人交往。与人交往,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安全线索,有效地减少恐惧感,最有效地获得安全感。通过交往才能建立稳定可靠的人际关系,才能把握或控制所处的社会情境。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渴求,也促进了对交往的需要。

一、人际交往的培养原则

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信用、宽容等六方面原则。

1.平等原则。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应该说,只要是正常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

平等历来是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把平等视为每个人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但现实却提醒人们,每个人拥有的发展机会与权利不一样,至少说明在现阶段实现真正的平等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大学生应该平等,应该学会平等。平等的基础是仁爱,平等使我们公正地评价一个人、一种现象,评价标准不是根据某个人的特殊身份而定,不能随大流,不能盲从,而是要根据社会契约,根据社会的道德标准而定,平等使我们克服世俗的偏见,不会根据一己之好恶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2.信用原则。信用是人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本,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古人高度评价“信”的效用,在《论语》中有多处论述,“与朋友交而有信乎?”、“信则人在焉”、“自古皆有死,民列信有立”、“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还有不少哲人坦言取信之道,《老子》中有“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欧阳修提出:“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下难从”,还有“一诺千金,一言百系”、“言不信者行不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众所熟知的提法,信用之重要十分显见,可谓之“无信不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心中要有“诚信”二字。诚信是一种很好的品德,几乎所有的群体都把诚信作为评定人的首要标准。

3.宽容原则。人际交往的宽容原则简而言之即是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也就是宽宏大量,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宽容是以民主、平等、独立为基础的,没有平等、独立的地位,当人与人之间具有人身依附关系时,宽容也就无从谈起。宽容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不仅受到社会发展背景的制约,也受到个人内在品质的影响。

4.情境控制原则。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体验,由于对周围环境和交往对象缺乏了解,在一段时间里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焦虑和防卫状态,会表现出探究性行为,来探究环境,了解环境对于我们的意义,从而把握环境,为在该情境中的行为提供定向。情境控制原则是指我们都需要对所处的交往情境能达到自我控制。由情境控制原则可推出,大学生要想使别人从内心真正接纳自己,就应当保证对方在与自己相处时,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如果对方体验到对情境控制的困难,或者是情境控制的不对等,那么他的表现就会受到限制,保持一定水平的自我防卫,与对方的关系也只是停滞在肤浅的表层水平。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无论交往双方的情感亲密程度有多高,如果双方对交往情境的控制是不均衡的,一方受到了另一方的限制,那么这种关系就不能深入发展,实质性的情感联系纽带也就无从形成和发展。

5.交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喜欢、爱憎,他们的接纳和喜欢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喜欢、承认的价值,对他人起支持作用。这就表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亲近与疏远等是相互的,通常情况下,喜欢的人,才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的人,才会去接近他们。而对于疏远、厌恶的人,也会报之以相应的疏远、厌恶。

6.功利原则。功利原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保持交换对等。人们都要求自己的所在行为都有充足的理由,这些理由是符合自身的心理逻辑结构的。也就是霍曼斯所说的,当一种关系对我们来讲是值得的,那么我们才会出现相应的交往行为,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维护必须经常进行,也就是说,任何关系都不能一味地被利用不被注入新的投资,无论这种关系有多么的亲密。按大学生的功利原则解释,要想自己被他人所接纳,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了解他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价值倾向,只有这样,大学生同他人的关系才能建立、维持和发展着。

二、人际交往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由于理工思维和交往群体的特点,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培养中讲求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尽快成长,成人成功。

1.要有自信的态度。毫无疑问,自信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品质,对交往而言,也是一样。充满自信者喜欢尝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往往会尝试许多次,走过许多路;自信者能够从批评中汲取养分,从而使自己做得更好;自信者能够坦然接受失败,懂得只有经历失败的锤炼,才能到达真正的成功,并积极地对待从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人,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是内在与外在高度统一的表现,也是一种举手投足间散发的魅力。当大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要做出充满自信的样子,自信的姿态、自信的行为、自信的思想等。这种表现是你增强自信过程的开端。还要正确对待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寻求奖赏和欢乐,而不要惩罚自己,这是建立自信的关键策略。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不可过于自责。当你做错事情的时候,不管失误、慌乱、失败都已经成为过去,过于严厉的自责,会使之陷入过去。年轻人有能力去面对未来,而未来更重要。

2.要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一位知名的谈判专家分享他成功的谈判经验时说道:“我在各个国际商谈场合中,时常会以‘我觉得(说出自己的感觉)、‘我希望(说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为开端,结果常会令人极为满意。”其实,这种行为就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对方我们的要求与感觉,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作为大学生亦是如此,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要切记“三不谈”:时间不恰当不谈;气氛不恰当不谈;对象不恰当不谈。

3.要善于询问与倾听。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大学生在与对方交谈时而对方的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4.要在交往中真诚待人。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带有功利特征,但交往的真谛或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沟通。大学生与人交往时要有真心、要诚实,这是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真诚会使人们产生沟通、深交的欲望,它能给人以可信赖的安全感,同时也是与对方深交欲望的标志。大学生与人交往应保持诚实的美德,虚伪、表里不一只能被人疏远。交往是双方的,真诚也应是交互的,是你教会别人怎样对待你的。所以,与人交往必须真诚待人。

5.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最富才华的交往战术。在日常交往中,幽默的人,常常更容易赢得人们的欢迎,因为幽默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能够使平时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同事之间少不了有一些磨擦,如果不分轻重直言以对,很容易伤和气。而大多数地方院校工科学生在这方面相对欠缺,因此更需要用幽默感来调节之间的矛盾,幽默能够增强亲和力,当你以幽默的方式与人接触、交往,就会在他们心中形成一个光亮的形象,人们会非常乐意继续与你交往,幽默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轻松、更富有情趣,会增加你的朋友,使生活更有乐趣。

人际交往永远是人们在生活事业中就该掌握的首要才能。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是人们获取财富、快乐、幸福和健康的最重要的手段和策略。良好的沟通能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要真诚有爱心,能与人分享、互助互利。当然,地方院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人际交往的培养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需要在今后长期的工作研究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曾仁强.人际关系与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金树湘.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3] 刘君政.怎样提高交际能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韩郁光.图书馆员与读者沟通的基本原则.网络财富,2009(11)

[5] 庄甲升.教你五招沟通法则.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1)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人际交往人文素养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