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香芬
[摘要]“学困生”大多都很矛盾:一方面因为成绩差呈现自卑心理,怕与人交流;另一方面因为无所顾忌又显得散漫心不在焉,有时惹事不怕事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正视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情感、宽容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不断进步,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教育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85
无论哪个班级都有“学困生”,我带的班也是这样。“学困生”大多都很矛盾:一方面因为成绩差呈现自卑心理,怕见班主任、怕与班主任交流,更怕见家长;另一方面因为无所顾忌又显得散漫心不在焉,有时惹事不怕事大,这些外化表现都昭示其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学困生”很容易成为班级最不稳定因素,他们不仅自己不遵守纪律,还会给其他同学带来骚扰和麻烦。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学困生”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学困生”队伍会逐渐扩大,班级管理会遭遇更多麻烦。因此,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学困生”有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才能找到应对良策。“学困生”大多因为情感认知陷入困境,教师的帮扶自然也要选择爱心管理这个角度。
一、“学困生”为学所困,需要被关注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被学业所困的学生。“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基础太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对某些学科教师不认同等。这些原因的综合结果导致“学困生”失去学习信心,成为班级学习的洼地。“学困生”历来是班级管理的重点,由于“学困生”对学习失去进取心,过剩精力无处发泄,自然要成为班级麻烦制造者。教师对“学困生”常常是冷眼相看,家长也是恨铁不成钢,所以“学困生”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到优待。他们为学所困,心志处于挣扎期,学业上找不到入口,上课像坐牢,完不成学习任务,教师冷落,同学“敬而远之”,内心的孤独感潜滋暗长。
明确了“学困生”困因,班级管理自然就有了针对性。“学困生”需要班主任关注,也需要同学关心,更需要家庭的温暖。针对“学困生”这一心理特征,我专门开展了一次“送关注”活动。首先找这些“学困生”谈心,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有些“学困生”不对我主动袒露心声,我就让他们听我讲故事,讲我的童年和学习生活。渐渐地,他们的戒备心理被打破,也对我讲他们的心理需求,然后让他们加入我建立的“情感驿站”,这是我专门针对“学困生”建立的QQ群。“学困生”学习不好,但对网络特别熟悉,在群里展开话题讨论,个个都是慷慨激昂的。通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对班级中“学困生”的心
(三)德育生活化、系统化
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那么如何培养有道德的、合格的人。杜威认为参与社会生活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谈道德教育,那么这种教育空洞乏味且没有意义。
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教育理论的主旨是让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真正承担起改造社会、塑造新人的重任。
首先德育应该渗透到日常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学校各部门应形成合力。其次德育要实现生活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班会,教师要善于把德育寓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思想道德理论观点寓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中。
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载体,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尽管在现实的操作中,学校德育呈现功利主义,家庭德育缺失或不足,社会大环境冲击德育,但是学校依然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要主动联合家庭、社会,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2][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