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摘 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着重难点不准确、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寻求新的教学策略,如运用形象教学、结合上下文逻辑分析词汇、创设情境、运用形态语言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关键词]词汇教学 形象教学 逻辑联系 形态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63
词汇是英语单词中重要的语言单位,是学生由单词迈向语篇的过渡单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对语篇中的词汇教学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定的认知误区。
一、词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
1.重点关注内容有所偏离
一般接受论认为,英语语言的各个语言单位本身没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浸润在整体意境中才能使得各个语言细节迸发出全新的意义来。在语篇浸润下,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却显得异常保守,始终以词汇为中心,在实、细上做文章,而忽略其在语篇中特有的价值意义,导致整个词汇教学不能围绕语篇核心内容进行词汇教学。
2.难点聚焦侧重不准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英语教材中的语篇篇幅不断加长,出现的各种词汇包括语言现象也逐渐增多。不少教师忽略了对语篇整体性感知的教学,而将教学聚焦在特定语言和句式教学中。更有甚者,教师甚至偏离教学的中心,厚此薄彼,对语篇中大量出现的崭新词汇,尤其是一些能够凸显中心的词语采用了一带而过的策略,影响了对词汇教学整体把握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老生常谈
由于很多教师对“语言整体感知理论”认识的不足。教师在新生词汇充盈教材文本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语篇教学,造成了学生对词语感知尚处于似懂非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词汇教学不能单独局限在某一种形式下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而是要结合具体的语篇内容灵活地处理和调整词汇教学策略,夯实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二、整体视角下词汇教学的策略探寻
1.发挥形象特征,物体词汇对应
由于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直都处于感性思维的过程中,他们更容易被生动、形象、醒目的特征事物吸引。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将词汇的读音、大意和语法等简单草率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根据词汇所展现的内容特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5A Unit4 Halloween Part A》中出现的词汇“pumpkin,mask,lantern,horse”等,教师只要将相应的图片或视频资源与这些单词对应起来,学生就能理解词汇的意思了。
2.关注逻辑联系,上下文对接
在语篇情境下的词汇教学可以结合文本的整体语境的特点,充分感知具体语言环境下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依托语篇上下文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推出词汇的大意及其内在的属性。如教学《5B Unit 7 A busyday Part A》这一课中出现的新词“really,busy”,这两个核心词语就相当于是整个文本教学的重中之重的核心词语。其中“really”是一个典型的副词,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文本的语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推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生微格情境,整体细节对照
借助相应的语言环境来感知英语单词的词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大量的全新词汇,而这些词汇一下子难以从细节上感知其内在含义。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崭新的微型语境,让学生能够根据内在有效路径捕捉吸收更多的价值信息,从而促进学生对词汇内在意义的感知与理解。如教学《5B Unit7 A telephone call Part A》中的词语“absent”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应路径将其解释为“not at school”。有了这种语境的介入与思考,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不在学校”、“缺席”的大意。教师在创设微型情境时,所用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否则不仅不能成为新词汇理解的拐杖,相反还会成为新词汇理解的负担。
4.运用体态语言,丰富理解方式
英语词汇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一切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感知词汇大意的方式和路径。教师表情达意的另一种方式,体态语言的运用能够作为语言因素的辅助性认知手段。如果运用合适得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还能因为体态语言的直观丰富性,使得学生感知理解词语的方式更为直接。如教学《5A Unit 2 A new house Part A》时,我们遇到了相应的生词“large”。教师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英语单词量少、理解能力不足的尴尬认知,还可以帮助强化教师与学生认知联系,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形成必要的认知交互,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一定要浸润在语篇的整体视角下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