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
[摘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学讲课堂,让学生轻松应对每节课,真正做到在“学进去,讲出来”中提高能力,学会学习。
[关键词]学讲课堂 学进去 讲出来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15
课程改革的“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以达成学习目标为基本要求。它是一场教学的大变革,教师该如何运足气力,构建有效的学讲课堂?
一、准确定位,学会倾听
1.准确定位
学讲课堂的基本流程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检测反馈。学习过程全由学生完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看似无足轻重,可以由“主讲人”变“牧羊人”。事实绝非如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探究内容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研读教材后精心设计出来的。课堂随机生成很多,教师需要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引导、总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的能力。学讲课堂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不仅要精心备课、备学生、备课堂,还要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融进课改大潮,反复地锤炼、磨砺,练就一身钢筋铁骨,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2.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说:“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教师的活动追求的核心是‘倾听。”那么,怎样倾听呢?《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胜泽文惠老师上课时根据情况选择站的位置,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他站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对于发言踊跃的学生,他稍微站得远些。但无论怎样,他总是站在学生的斜侧位置,侧耳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在关注下心满意足地表达。滨野老师在《魔奇树》的课堂上,悄然隐身,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在适当的时候现身“互动”。整节课,滨野老师的话很少,学生在自由对话中走进文本,并争相表达自己的理解,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豆太由胆怯到勇敢的蜕变。滨野老师在倾听中首先对所有学生充满信任与期望,然后关注学生发言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之间阅读的精彩链接,让课堂充满灵动。这些优秀的教师都体现了学讲课堂的真谛:学会倾听,关注、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绝伦。
“倾听就是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对所有学生的发言予以信赖和期待。”佐藤学教授的话掷地有声,令人发聋振聩。像采撷珠宝一样珍视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建立同伴间的倾听关系。课堂上,学生会倾听,发言建立在其他人思考的基础上,思维得以碰撞,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自然生成,课堂才能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指导预习,提高实效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讲课堂对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潜心自学,真正走入文本,明白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它是上好学讲课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预习?
第一,教师要对预习进行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刘春生老师在《让学生爱上作业》一书中指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使课前预习成为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准确把握课前学生学习状态的手段。”受刘老师的启发,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如下预习建议:(1)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自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释,圈画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或找近义词理解,试着选一两个词语造句。(3)写,练写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4)思,课文主要写什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后问题能解决吗?(5)赏,哪些内容最让你难忘?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你写作有何启发?
预习建议的内容涉及读文、识字、释词、品悟、疑惑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懂到究再到迁移,对生字的学习由识到悟到运用。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所学内容将预习模式化,不仅让学生有章可循,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由自学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师要减少作业量,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保证预习的质量。
第三,教师要精心批阅预习作业,及时反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关注学情,以学定教
“学讲计划”倡导的是基于学情,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情,才能打造有效的学讲课堂。
1.课前关注学情,为课堂确立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情况、有价值的问题
周老师在《最后的姿势》一文的教学中,设计学习模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们_______。”这样化难为易,巧妙地引领学生攻克了学习难点。
2.课堂上关注学情,随机调整教学内容
张老师在教学《泉城》一课时,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由“泉名、所在位置、名称由来、泉水特点”四方面组成的表格。张老师在巡回指导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完成“名称由来”一栏时,一字不漏地原文照抄,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张老师及时给学生提示:“用关键词归纳或用自己的话概括。”集体交流时,张老师又果断地省去相对简单的“所在位置”,重点交流“名字由来”和“泉水特点”。这里,教师充分了解学情,为课堂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课后关注学情,为后面的教学确立行之有效的目标
针对学生写作时不会命题、作业中写别字、不会概括段意的问题,王老师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文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与“父与子”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改后的题目太笼统,不如文题有特点,让人看后一目了然,从而得出文题如人的眼睛,写作时命题很重要。这样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激活小组,提升能力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做中学”,让学生能够“教别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采用讲授,读书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远不如让学生亲自去做。小组学习作为“学进去,讲出来”的主要学习方式,它是“学讲方式”的核心。如何激活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合作能力呢?以同组异质、组合均衡的原则分配小组,要求每一个组员明确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教学发现,小组学习时,大多数学生都很积极,学习气氛很浓,但到集体交流时,举手发言的却不多。经调查,有的学生不愿融入集体,根本不与伙伴交流,有的学生对伙伴的答案不屑一顾,有的学生因为害怕不敢说……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定期与不合群、胆小的学生个别谈话,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与团队意识。课堂上细心观察,从纪律、学习、合作、倾听、发言等方面及时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订采取,课评、日评、周评、月评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多种能力得以提升。
“准确定位、学会倾听、指导预习、关注学情、激活小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才能迎来学讲课堂百花争艳的明天!
(特约编辑 严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