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盈盈
【编者按】:本期四篇设计,两篇是田径教材中的快速跑和跨越式跳高,还有两篇是球类战术实践课,均各具特色,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快速跑源于实践,教学接地气,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跨越式跳高运用体操棒解决课的练习密度问题,辅助器材开发值得老师们借鉴;两个球类设计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专业功底,体现在练习环节设计上,独具特色,组织练习队伍时严密自然,展现各自球类的特点,其中的练习环节和队伍组织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关键词:二年级;快速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54-02
一、设计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融入游戏元素,以游戏为体育学习的载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运动技能,提高体育活动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注意安全,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有出现,是跑的重点教材,教材中要求二年级学生能用前脚掌跑,跑直线,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该年级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已掌握跑的一些基本技能,有一定技能学习体验。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专门性辅助练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活动,巩固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为避免重复枯燥学练,在课中大胆尝试着将两项专门性辅助练习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采用易懂的生活语言、热烈的互动情境、有趣的游戏、朗朗上口的儿化口诀、精练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练习密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点评】1.作者根据水平一教学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学生运动参与能力培养、技能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在课中创设一系列童话情景,并融入了游戏的内涵,将学生十分喜欢的短绳作为辅助练习器材贯穿全课。随着教学设计的改变,短绳在每一环节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2.朗朗上口的儿化口诀,精练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提高练习密度,完成练习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途中跑的动作方法。同时采用了易懂的生活语言,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接受,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在“小老虎捕猎”的练习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输者将赢者背回,因个别学生力量不够,导致背不动;要求学生膝关节触短绳,建议短绳的高度适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要适时解决身体后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