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萍
[摘 要]作业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设计蕴涵趣味的巩固性作业、自主选择的分层性作业、贴近现实的实践性作业、拓展思维的开放性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作业设计 巩固 分层 实践 开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62
学生的作业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探讨如何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入手,实现 “轻负高质”。
一、设计蕴涵趣味的巩固性作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使学生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如教学“数的整除”后,用这个单元的知识把某学生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趣味题。例如一个学生的家庭电话号码为7位数,每个数字依次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 );最小的自然数( );2与3的最小公倍数( );5的最大约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的最小倍数( );最小的合数( )。
学生根据给定条件,猜出了号码,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使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学生,“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不但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也促使学生在“乐”中求知。最后再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这样学生既充分运用了本单元的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又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了本单元的有关概念,充分展示了学生作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二、设计自主选择的分层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师要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A.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7米,宽5米,面积是多少?
B.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3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C.学校要在操场上用24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围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训练。这样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不同程度地享受成功的体验。
三、设计贴近现实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面临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如在教学“千克,克,吨”后,改变以往给学生布置大量单位换算题目的模式,鼓励学生回家以后到生活中去搜集生活物品的质量大小,并提出自己的发现。由于是自己去测量、自己去发现,学生兴趣盎然。以下是一位学生的作业。
我的调查:一袋大米10千克,一个鸡蛋重50克,一个西瓜重5千克,一辆卡车载重量10吨,我的体重30千克……
我的发现:平时一些比较小的物体,如鸡蛋、硬币、纽扣等都是用“克”做单位;一些较大的物体如一袋大米,一个西瓜等都是用“千克”做单位;一些很大的物体,如卡车载重量、大象的体重等都用“吨”做单位。
当然,把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可以任其发展。要想既能彰显作业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能提升作业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教师必须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做好方法指导工作,做好总结反馈工作。通过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也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家庭作业转型、作业改革打下良好的沟通基础。
四、设计拓展思维的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泰戈尔说过:“不能将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之外,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利用伽利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自然界以数学的语言讲话,这些语言的字母是圆、三角形以及其他各种数学形体”,请学生放学后,利用圆、三角形、长方形、线条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品。这样的作业,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学生在“美”的知识海洋中也减轻了学业的负担。
因此,设计富于趣味性、选择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的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质量,轻负担”的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