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蒋奇
【摘 要】 根据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不高的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为例,指出职业素养的提高需要找到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具体的结合方式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蒋奇,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59-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思想以及文化精髓,作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基本态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善于站在人民的角度去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
一、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1.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阶段大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正在逐渐被改变。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击对于高校的文化传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因此,在高校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去,近距离地去感受活动的核心价值,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这些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是为社会的建设做贡献的。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对于他们而言不但可以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升,还可以增进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格品质,培养其社会使命,让学生可以逐渐树立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感。与此同时,志愿服务是一项自愿奉献个人时间以及精力,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服务类型,正是由于此种无偿服务形式,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不乐意去接触这项服务。那么针对此类普遍现象,社会以及学校就应该改变学生的思想模式,给学生全新的动力让其投身到志愿者的活动中,不断激发其认真对待社会工作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3.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核心。因此,在现阶段的文化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不单单是属于高校自身的,更是社会诚信教育工作中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志愿活动作为载体,针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最终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主选择体验社会的形式,树立良好的诚信品质,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在高校中的普及工作。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生满意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才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思想政治品质。高等院校在确保学生在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同时,还应引导其运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综上所述,高校在践行日常教学的同时,要努力将“以人为本”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心,切实营造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2. 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确保社会满意
现阶段对于其本身专业的知识能够掌握,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还欠缺一些技巧,因此高等院校要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相融合。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多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感受、多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此类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确保社会满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之后的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路径
1. 创新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
高等院校应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从最基本的制度开始强化学校的管理服务。首先要建立学校自身的监督机制,要求负责志愿服务的相关部门适时监督,进行考察,及时跟进志愿活动的进度,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使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在处理问题之后,要将遇到的问题记录成册,以便于以后工作学习参考。其次要建立激励体制,采取奖励的方式去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去,从经验成果展示开始,从先进事迹的宣传到先进个人的宣传,不断完善奖励以及评价机制是确保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高等院校在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为志愿者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 加强宣传力度,努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学生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仍缺乏一定的理解以及认同感,部分学生一直把志愿服务活动认为是学校或者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形式,仅仅是表面工作,在他们眼中,这类志愿者服务工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换句话说,志愿者服务活动还没有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没有公众的信服力。
高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引导大学生认知、了解以及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可以适时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宣传,让志愿服务活动尽可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优化传统宣传、创新宣传渠道,此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去感知、去参与、去体会。在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把握其精神追求,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宣传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高校应使用普及率较高的新媒体宣传方式,比如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对志愿服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
3. 培育志愿文化,注重学生实践行为的养成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主体,是直接反映高校本质的特征属性。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培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坚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学生中培育与践行志愿文化,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培育和践行志愿文化不能只局限于书面知识,要依靠有效的文化载体,才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所以,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时候,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只有开展一些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地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有效提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育人实效性。
从现阶段的社会现状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艰难而长远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同时,社会以及高等院校应该利用健全的机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实际做起,帮助学生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打好进入社会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高校还要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和践行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强调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育人性能,为之后培养全方位的社会人才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会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
[2] 罗曼.浅析高校志愿服务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3,(3).
[3] 蒋云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1).
责任编辑:吴雁玲